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 台中東協廣場原叫「第一廣場」,再早之前為「第一市場」。身為老台中人,後來移居高雄的我,只對第一市場有印象,有感情。改建後的市場大廈,從繁榮到沒落的變遷,對我來說都無感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小時候家住在台中省二中旁的眷村,第二市場離家較近,對第一市場較陌生。後來我家搬到烏日,台中火車站附近的第一市場,是走路去公園的必經之路,於是對它熟悉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有一年的農曆年前,爸爸帶著我,手上提著媽媽養的幾隻雞,搭火車到第一市場外的路旁賣雞。所以在我的記憶中,第一市場外的道路,是很熱鬧的露天市場。上網才知道,印象中頗具規模的攤商,後來集中到建國市場。

 

至於誰買了雞?賣了多少錢?我一概不知。想來爸爸拿賣雞的錢,到第一市場為我們小孩買過年穿的新衣。

 

我念的高中離第一市場不遠;到台北求學,基本上都搭火車,第一市場成為重要的街景。當時第一市場裡裡外外都是小攤,人來人往熱鬧得很,靠中正路(現台灣大道)那邊有賣男女老少的衣服、皮箱、書報等。

 

繼光街是台中的布街,第一市場在中正路和繼光街的拐角處有個入口,長廊兩旁的攤位,以賣布為主,我多次在那裡買布,再回清水找裁縫師做衣服。當年布貴,人工便宜,定做衣服比買成衣便宜;現在正好相反,市場內的成衣,比買隻雞都便宜,誰會定做衣服?

 

至於第一市場的建築,感覺就是平房,鐵皮的屋頂,裡面的攤位密密麻麻,想來也有賣生鮮的區塊,只因年紀小,從沒有仔細走過整個市場。通常多是看外面小店的東西,走進市場內,也是看衣服或日用品。

 

有個高中同學的爸媽在第一市場內做小生意,我已經忘掉她家賣什麼?只記得從中正、繼光路口進去,很快的走到她家的小攤位,和她聊聊天。我記得她是長老會的教友,還和她去附近的長老會做禮拜。

 

第一市場最吸引年輕人的是蜜豆冰,位在市場西南角落的一大區塊。也就是成功路與繼光街交叉口的巷子進去,再經過一段販賣布料的長廊。蜜豆冰的冰不是一般常見的刨冰,而是以人力加冰刀,用力的在大冰塊中鑿下碎冰屑。因為全靠人工,加上生意好,所以常見到一群年輕小伙子,站在大冰塊旁,埋頭鑿冰。

 

印象中市場內好像有兩三家蜜豆冰店,我以為記錯,在網路上找到資料,說有三家冰品店,即辛發亭、景新、小白免;另一人的回憶有78家。記得我去的時候沒那麼多家,我也不知道那一家是名店或創始店?只知道有位子就坐,因為每家味道都差不多,價錢也一樣。

 

蜜豆冰的價格貴,我在工作後,才和友人結伴,吃過一兩次蜜豆冰,因此對冰店的印象模糊。常光顧的老客人,還能描述冰店玻璃櫥櫃的畫面:「一盤盤材料(各種甜豆、蜜餞)準備好,擺在玻璃櫥櫃內,一大片,疊了兩三層高,幾百盤」。現在想起,難怪消費者坐在店裡,不到兩分鐘,一大碗蜜豆冰就擺在眼前。

 

我從網路文章中,才知道原來蜜豆冰是參考日本四果冰作法,再加上10多種自製配料─紅豆、綠豆、花生、杏仁、芋圓等。蜜豆指的是煮得既軟又甜的大花豆。店家說蜜豆冰的配方是:3種當季水果;3種蜜餞和3種豆類,鋪上滿滿的碎冰再淋上糖水。我對蜜豆冰內容的記憶,只有西瓜、鳳梨、一片蘋果以及透心涼的碎冰塊。

 

蜜豆冰離開第一市場,卻沒離開台中市。下次回台中,我該去幸發亭冰店吃,回味記憶中充滿香蕉氣息,冰冰涼涼的蜜豆冰。不知道滋味是否仍和當年一樣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