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新移民觀察 (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前些日子和友人逛鳳山有名的兵仔市場,無意中看到久違的皂角米。

單莢皂角米  

皂角米對台灣人來說,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食品,它另一個名字叫「雪蓮子」。現代人認知的雪蓮子是黃色的鷹嘴豆(也叫埃及豆)口感軟綿,歐美及印度人愛吃它。皂角米的雪蓮子,煮熟後半透明,膠質多,入口香糯潤口,好吃極了!印象中它曾是酒席甜湯的要角,街邊傳統冰店的八寶冰也看得到它。只是當它越來越貴後,就此從市面蒸發。

至於雪蓮子是什麼植物的種子,我從沒想過,連從那裡來?也沒追究過,直覺是對岸貨。直到幾年前友人送我大陸單莢皂角米,煮熟後的口感和雪蓮子很像,才知道它另一個名字叫「皂角米」,當時還誤以為大陸人將水滴形的雪蓮子剖半,真費工!上網查才知道它原來就是薄片,叫單莢皂角米,產地在雲南;水滴形的叫雙莢皂角米,是貴州產物。我一直以為雪蓮子是台灣人美化的名字,沒想到卻是它的俗名,此外還有皂角仁、皂角精的叫法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       很久以前,我就知道亞巴拉罕是猶太教、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共同尊崇的聖者;也知道亞巴拉罕服從上帝「殺子獻祭」的命令,關鍵時刻天使送隻羊,而結束神的考驗;更知道伊斯蘭教為紀念此事而有忠孝節。只是我不知道忠孝節是中國穆斯林的說法,阿拉伯文為「古爾邦節」,意譯中文叫「宰牲節」。

難得一見的穆斯林聚會.jpg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十多年前,家住旗津的印尼華裔姐妹,帶我去印尼小吃店嘗鮮。小店的印尼菜像街頭的自助餐店,桌上擺了不少印尼家常菜,我自然看不懂,在她們的介紹下,我初次品嚐印尼菜,幾乎每道菜我都喜歡,從此愛上印尼菜。

 

據她們說,一般台灣人都不能接受印尼菜,嫌它顏色難看,味道濃郁又極辣,難以下嚥。她們視我為印尼菜的知音,我去旗津找她們,都會帶我吃印尼菜,因此我認識不少印尼食材。

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「位於台中火車前的東協廣場,是座13層高,ㄇ字型的大樓。進入大樓會發現電梯錯落在不同的位置,且分別到不同的樓層,各有各的出口,交織成巨大的迷宮」。這是我從網路搜尋到,對東協廣場大樓最簡單易懂的文字。

東協廣場大門.jpg 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幾個月前,我在友人手機看到:好多家賣新鮮香草的攤子,每攤桌上都擺滿香蘭葉、檸檬葉、小綠茄、芭蕉花、打拋葉……我問她那裡辦活動?卻是台中東協廣場的常態,週六、週日因移工多,攤子更多。

 

於是我上網找東協廣的資料,才知道我曾走過無數遍的第一市場,在台中老市區沒落後,竟變成全台最大的東南亞移工商圈,真是令我意外!

生意好的店家.jpg   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 「南國一家親」季刊,今年新設「翻轉生命故事」專欄,訪問有自己事業(比如開店;農場經營……)的新住民,希望對讀者有「見賢思齊」的鼓舞功能。主編阿貞很快找到兩位越南姐妹,一是在武廟黃昏市場經營魚攤;另一位在美濃,和老公種植橙蜜香蕃茄,且自產自銷。

惟娜的小吃店廚房.JPG    

 

我們想找一位自己開店的印尼姐妹,阿貞的網絡中找不到合適的對象,我想起認識十多年,現是國際家庭協會社工的秀美。她說協會的會員中,正好有位創業成功的印尼姐妹,她的故事很傳奇!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幾年前,教育部開始在國中、國小校園,推行新住民母語教學。其實新住民中,人口最多的是中國及港澳,由於同文同種,沒有母語問題。而東南亞新住民以越南和印尼籍最多,且多集中在某鄉、某區或某社區,孩子多,容易開班。師資呢?訓練新住民媽媽當老師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前陣子,在家協的編輯會議中,阿貞拿了幾包椰子絲,請大家品嚐。我拿一條椰子絲,椰肉清香撲鼻,椰絲入口後,QQ的口感,真是美味可口。當我知道這幾包椰子絲,製作人是家住前鎮的越南姐妹阿惠,於是請阿貞帶我去看她的製作過程?

剛炒好的椰子絲  

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印尼姐妹會的秋娥,十月最後一天,在旗津大汕國小教該校的家長,做印尼蔬菜沙拉(加多加多) 和摩摩喳喳。好奇的我,約了愛玲一塊渡海去觀摩。

秋娥和助教們 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在國際家庭協會工作的友人,送我一打越南粽子,乍看粽子的長相,很像家母包的三角錐形粽。越南南方的圓柱形粽子;北方的方形粽子我都看過也吃過,就沒見過這種模樣的粽子。

三角錐的越南粽 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八年前,來自柬埔寨的文蘭,帶我到位於前鎮的佳易便利商店,那是我第一次踏進販賣南洋香料、食品及日用品的專賣店。架上林林總總的香料,我看懂食材中文名,卻對它如何使用,真的是一片空白。

佳易便利商店 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最近我參加不少場次的跨國婚姻研習會,發現所有的女博士不約而同的提起留學歐美的初體驗。以此類推,自認了解外籍婦女嫁來台灣的無助與恐懼。

     有一次,我終於忍不住和從美返國的女性友人提出異議,我說:「結婚移民和留學的背景不同,不能類比!」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十多年前,我參加一個社區總體營造活動,當天拜訪某名聲響亮的社區發展協會,行程安排在該會庭院吃中餐。那天學員口渴,想喝口水,對不起請先付費!中餐菜色極差,理事長夫妻口口聲聲的說:「我們太忙,又不會煮菜!」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去年底,我從海星中心朴神父口中知道二十位印尼船員誤上賊船,除了在船上工時超長外,伙食極差,工作稍慢或偶失誤,懲罰是不許喝水和吃飯。生理的虐待不說,他們如未做滿三年,拿不到一毛工資,因此在船上做五個月苦工,連一文錢都沒見到。

萍水相逢的一群人.JPG  

船員趁在前鎮漁港停泊時,向海星中心求救,因而住在中心等待救援。神父很希望台灣人知道:仲介是怎樣剝削、欺壓外籍船員;而勞委會卻以簽約不在台灣,無法可管,而任船東和仲介逍遙法外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 新移民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個春節,社會局為外籍姐妹舉辦回娘家及團拜活動,而家鄉美食是當天最重要,也是最吸引大家的壓軸節目。

     我對外籍和大陸姐妹的美食作品極好奇,特別是南洋風味的菜餚,又因為想為越南好姐妹留下畫面,於是台上舞蹈表演,我則在兩條長桌穿梭。

連薑黃飯也難逃秒殺的命運.JPG  眨眼就消失了!.JPG  

秒殺.JPG 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新移民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個春節,外籍姐妹回娘家是一定要的,而美食饗宴就是當天活動的重頭戲。由於和外籍姐妹熟稔,我到六樓,自然先奔到左邊那桌。一眼就看到旗津的印尼姐妹正替「黃薑飯」塑身及打扮,她把兩盤黃薑飯堆成一座座小山,在山頂插上紅辣椒剪的大紅花,山上撒紅蔥酥,山腳則是蛋皮絲,真是好看。

印尼姐妹正為薑黃飯塑身.JPG 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幾年前,家協為外籍和本籍姐妹開了成長課程。有天同學帶來一盒喜餅,裡面有傳統中式大餅;也有個別包裝,看來精緻高貴的西式餅乾。她以朋友夫妻對女兒訂婚喜餅各有所好,爭執不休,最後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解決,說明夫妻各退讓一步,換得家庭和諧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旗津有不少外籍配偶,因此旗津國小的主任及老師,很早就注意外配的適應問題,以及新台灣之子的教育。我想旗津國小可能也是全市,最早安排外籍媽媽當老師,在教室教所有學生學印尼、越南話。

越南人的穿著之一.JPG 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旗津的「南洋媽媽拿手好菜」課程,實操最後的一節課,社大負責人來了,她說:「下一堂成果展,妳們想吃什麼菜?」於是開始徵求大家的意見,也列了一大串菜名,而後一人收了兩百元。

她接著對當天授課的秋娥說:「做這些菜,姐妹們來得及吧!」我看秋娥無奈的表情,突然「荒謬」感油然而生。因為任何學習課程,如果有成果展,都是以學生作品為主,老師只負責指導或修正,最多是配合展出。

那有烹飪成果展是老師做菜給學生吃,還先讓學生點菜,我們又不是到餐廳聚餐!我開始同情旗津的印尼姐妹,工作莫名其妙的上身,於是決定一週後,早早到秋娥家,打雜也是人手,何況還能收到複習之功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第一社大在旗津中華社區開辦多元文化課程,主題是從「印尼飲食看文化」。

由於我對此課程教學內容的好奇,加上負責教學的旗津姐妹都很熟識,我打聽到上課時間是星期三晚上七點。

我在620分上了原來50路,如今改為「五福線」的公車,再轉渡輪,下船後走了10分鐘的路程,終於到了目的地,那時才過7點,學員多半已來到。

原以為社區中心該有像樣的廚房,可以做教學場所。沒想到我又看見臨時拼湊的廚房─一張大桌上放個架在三塊老磚上的快速爐,桌的另一角有個電鍋;另一張桌子則放當天要用的香料和食材。唉!社大開辦烹飪課,為何不找有設備的場地?因陋就簡不僅讓老師難以操作,久站的學生也無體力細看!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