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來蓉的弟媳不僅擅長西點,連做印尼本地菜也是一把罩的高手。應來蓉的要求,她示範幾道印尼菜的做法。能目睹在地華人如何烹煮印尼菜,對我來說真是夢寐以求的幸運。

  

     因為我對木薯葉做菜太好奇,因此「咖哩木薯葉」是老師教學第一道菜。大廚說要木薯葉煮咖哩,要選較老的葉子(註:如果和麵條拌食,則是買嫰的木薯葉)。

首先要把木薯葉放到水裡煮,直到葉子變色,質地也變軟,然後撈起,再瀝乾水份,接著將木薯葉切小段。

此時開始處理香料,先搗碎蝦米,大廚從沿樓梯做的櫥櫃下,拿出躺在那的小小石臼,那是介於傳統杵臼與磨盤石中間的石臼,也就是臼的槽不那麼深,石槌不那麼彎。

     她將蝦米搗碎,再將紅蔥頭切片。然後起油鍋,先爆香紅蔥頭片,再將市場買來的檸檬葉,以及另一種香葉,再加上現成的黃薑、辣椒泥倒入鍋內。當香氣四溢後,加兩小匙椰糖,然後放一把新鮮蝦仁和搗碎的蝦米,中火炒出香氣後,倒入淡椰奶(將純椰漿加水)。

此時處理過的木薯葉下鍋煮,只需片刻就可加入切絲的香花(即香料),最後加入純椰漿,就大功告成。這道菜是台灣各地印尼小吃店必備的家鄉菜之一,我曾在台北印尼店吃到如同乾草般的木薯葉;有的店此菜的香氣不足,總讓我對木薯葉的美味抱高度懷疑。

我嚐過後大廚的傑作後,覺得是我吃過最美味的咖哩木薯葉。我想除了手藝好外,真材實料及足夠的香料都是滋味一級棒的主因,而新鮮的椰漿及香花,在台灣根本找不到,又怎能奢求同樣水準的「咖哩木薯葉」呢?

     說到小魚乾炒花生米,這是台灣人很熟悉的一道小菜,我初次在旗津印尼小吃店看到這道菜,直覺是印尼籍女老闆入境問俗的融合作品。到了棉蘭才發現,原來這是印尼華人將香料加入傳統小菜的佳作,也在印尼落地生根,成為印尼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。

     張家大廚在炒菜鍋中倒半鍋油,先把花生入鍋炸,接著將洗過晾乾的小魚乾倒入鍋中,炸到熟,就取出。鍋中放一點油,先爆香切片的紅蔥頭和蒜末,新鮮的紅辣椒泥倒進,大塊椰糖再加入,白醋最後入鍋。

此時大廚一直拌炒香料,還嘗味道是否夠甜?夠酸?大廚對味道滿意了,才再把已炸熟的花生和小魚乾拌入。所以只看外表,這道小菜似乎是道地華菜,其實它早就是混血兒了!

     算是萬用沾醬的辣椒醬,做法似乎不難。大廚先熱油,再放入直切且一分為二的紅蔥頭,爆香後再加入一根根紅辣椒,翻炒幾分鐘,紅蔥頭和辣椒都熟了,盛到盤中。

  

     接下來的畫面讓我傻眼,大廚又在鍋中注油,把一塊蝦膏丟入,然後用力炒,把蝦膏炒散,再盛起放在紅辣椒上。我接觸南洋料理兩年,被專家和印尼姐妹教育:必須在乾鍋炒散蝦膏成蝦粉,才能用在菜餚中。她居然省去炒散過程,直接將蝦膏放在熱油中炒,這樣做豈不是省事多了!其實做菜本來就沒有絕對標準,只是對外行人,有些規則較易進入情況。

     此時大廚又把石臼取出,把辣椒和蝦粉分次倒入臼中,用力的搗碎。當辣椒碎了才加椰糖,再搗;試味,如果太鹹就再加糖,直到合自己的口味,此時辣椒也成泥了!

     從大廚輕輕鬆鬆的做完兩道菜和辣椒醬,而且滋味都超棒,我想她如果能來高雄,開家印尼小吃店,包證人潮滾滾!可惜這是難實現的幻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