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我一直以為來蓉因長榮機票便宜,才決定回印尼省親。上了飛機,才知她此趟有兩大目的,一是為父母做壽;一是二弟的女兒出嫁,要去喝喜酒。如果早知她因家族大事返鄉,我絕對不會隨行,因多了我這個外人,為她是多出來的麻煩。來蓉卻認為機不可失,趁此讓我見識華人社會的婚禮,比較兩地的異同,她真是有心的好朋友。

新人敬酒.JPG  

     棉蘭的華人喜筵,自然在華人的飯店舉行,和台灣最大的不同是:新人和雙方父母早早就站在餐廳門外,向赴宴的親朋好友打招呼兼致謝。這點比台灣好多了,除藉著迎賓,讓一對新人認識父母的好友外,絕對不會出現送錯禮,吃錯喜酒的烏龍事件;更不會讓吃霸王喜酒的陌生人混入或行竊。

另一邊有請來賓簽名及收紅包的桌子,來賓簽名後,工作人員立即送上小禮物。那天是個包紮精美的蠟蠋杯,杯外以漫畫畫出兩人相遇、相愛的故事。東西雖小,紀念價值高,真富有巧思!

     不知因新人早就到場,賓客也準時赴會,比起台灣都會中的喜筵要守時多了。我不知棉蘭的喜酒是否流行婚禮秀?但是看當天的安排,似乎是新娘主導,因為所有的表演者都是新娘的學生。而從學生的年齡看來,差距頗大,我猜新娘該是英文補習班的老師?但唯一能確定的是:新娘極受學生愛戴,是位稱職的好老師!

     好像華人在餐廳辦喜宴,舞台是必要的設備,我在棉蘭到過兩家餐廳,都有舞台。一幅放大的婚紗照,是舞台的焦點,而以大紅絲布將舞台裝飾出喜氣洋洋的氣氛,紅色的「囍」字絕不可少。

當天的婚禮秀很別致,一位著白衣裙的小女孩,舞台上獨舞,接著身穿西裝的小男生出現,兩人共舞,最後小男生拿一把花向小女生求婚。這段舞當然影射這對新人的愛情故事。

這對小情侶接著走下舞台,迎接當日的主角上台。接著新人在舞台上倒酒,主婚人上台,一起向所有的客人敬酒,這樣就省去新人一桌桌敬酒。整個喜筵,新娘只換一套禮服,也就是從白色的結婚禮服,換成粉紅的晚禮服。

小朋友跳印度舞.JPG  

說到節目,舞蹈有印度舞、中國舞,就沒有印尼本地舞。其實最有人氣的反是親友上台的歌唱秀,當天以新娘大伯最具有歌星架勢,除唱國語歌、福建歌外,還會唱廣東歌,真是了得!歌唱完,人還不能下台,要等賞呢?多半是家人給紅包,而新人為感謝獻歌的親人,頻頻上台送禮。看來新人要好好吃口飯,還真不容易!

在台灣餐廳喝喜酒,都有菜譜,通常列有十二道,其中九道是佳餚,最後三道是點心、水果和甜湯。台灣南部和農村的喜酒,多愛在路邊或家中庭院,社區活動中心請外膾師傅來辦,通稱「辦桌」,這種酒席價格便宜,菜式多,份量更驚人,所謂「俗擱大碗」。而赴宴的人,則有「吃不了,兜著走」的快樂!

喜筵中的打頭陣的「拼盤」,似乎是華人世界的共識,差異在食物的不同。在台灣「紅蟳米糕」和好料的羹、湯不能少。反觀那天的只有六道菜,加炒麵和冰淇淋,竟然沒有湯,是否受印尼人少喝湯的影響?我又發現棉蘭的喜筵,客人除了茶可喝,沒有其他飲料,如果想喝果汁或啤酒,對不起!請喝者付費。

我對當天喜筵菜餚的結論是:「乏善可陳」。由於我在雅加達和棉蘭的華人餐廳,都吃到滋味極佳的廣東菜,所以對主人為何訂這麼粗的菜感到疑惑。可是做為客人兼外人,我怎敢提問呢?

我想來蓉的家人都有此感受,從他們的談論中,我找到答案!原來婚宴是男女方一塊請,因為新加坡一桌酒席至少要五百美金,而棉蘭物價便宜多了,男方因此決定到棉蘭請客。席是男方訂的,菜也是他們選的,我猜男方並不清楚當地行情,以為一桌八十美金即可。相信男方家人吃過喜宴,必定懊惱不已!

     在台灣吃喜酒,當甜湯上來,客人多知道該走人,棉蘭則是吃完冰淇淋,賓客紛紛離去。如果在台灣,新人和雙方父母趕緊拿喜糖送客,棉蘭因先迎賓,就省了這道禮。

雙方親友大合照.JPG  

此時只見舞台前擺一排椅子,原來最後的節目屬雙方親人的大合照。在台灣已消失的習慣,在棉蘭重現,讓我感嘆不止!

(後記:我在lbu jenny/.的部落格看到,嫁印尼華人的她,談到婚宴發現「辦桌請客,不同的是這裡大部分是六七道菜而已,所以不會浪費, 幾乎盤盤見底。所以也沒有打包文化囉!好玩的是最後一道菜一定是炒飯,讓所有還沒吃飽的客人吃到飽囉!」原來印尼華人的喜筵就是如此簡樸,我可是大驚小怪!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