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那天在餐廳看菜單,當我看到「豆腐香腸」,有遇到故人的感受。問友人意見,三個眷村外的人,對它是一臉茫然;重慶人江姐也不知道豆腐和香腸有何關係。我說就是香腸內除了肉還有豆腐,不容易做,只有眷村人會做,會吃。

 

  在眷村林立的年頭,農曆年前,家家戶戶都會做臘肉、香腸,是臘月眷村的特殊景觀。做臘肉的五花肉較便宜,製作也簡單;香腸多用腿肉,最早人工切肉,洗豬腸,再灌肉,用錢多又費工,因為好吃,一般小孩都偏愛香腸。

 

當時軍人待遇差,每家的孩子又多,香腸太少不夠吃;多灌幾斤傷荷包。不知那個聰明人,想到在香腸內加些老豆腐泥,吃起來口感和味道都不錯。在巧手試做成功後,很快的在眷村流行起來。

 

乍看豆腐香腸,和純肉香腸差不多,細看它的膚色較蒼白;吃起來少了油膩,多了乾香,滋味很迷人,因而擁有不少愛好者。

 

我這幾天翻看家中談飲食的書,比如《中國豆腐》、《吃的藝術》、《中國吃》等書。文人雅士筆下,找不到談「豆腐香腸」這話題,可見它的庶民化,當然也難入美食家的胃腸。

 

出身台南眷村的梁幼祥,他寫的《滋味》中,提到豆腐香腸,他寫下:「我們村子裡有一種外面吃不到的『豆腐香腸,我媽的做法是把買回的豆腐用板子石頭壓著,讓豆腐中的水份釋出,再買些絞肉,豆腐與絞肉用六四比混合,加入花椒粉、辣椒粉、胡椒粉、鹽、糖、味精和高梁酒,再用與臘腸一樣的灌腸法,灌好了去曬,兩週後可食。」

 

2007年的《台灣飲食文選》,選了凌拂的「豆腐香腸」,她把香腸的製作及美味寫得生動極了!

 

我點了久違的豆腐香腸,沒料到店員端來一盤白色的香腸片,這和我認知的畫面差很遠呢!我問她:「這是豆腐香腸?」她點頭,而我一直搖頭,這不是我熟悉的豆腐香腸,它應該是曬乾,且顏色暗紅,豆腐和肉早就合而為一,不細嚼根本不知內含豆腐。

 

而這盤豆腐香腸,只看到豆腐,肉卻隱而不見。吃起來也是豆腐味,少了香腸的肉香氣,我認為該店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。四位友人初嘗此物,他們沒意見,但也沒表示好吃,在我看來真是壞了豆腐香腸的美名。

 

  秀惠的友人,在左營買豆腐香腸和辣香腸,送到秀惠家。左營的豆腐香腸,竟然和那家店長得一模一樣,都是灌好就食用。不像以前的豆腐香腸,和一般香腸都要經過日曬和風吹。

 

  我想起幾年前在中正市場買過曬乾的豆腐香腸,抱著挖寶的心情,找到專賣外省味的攤子。沒看到熟悉的王媽媽,再看攤上擺的東西,和以前一樣,原來王媽媽帶孫子,改由這位媽媽顧店(或頂讓?我不知!)

 

  我要豆腐香腸,老闆從冰箱拿出冷凍的豆腐香腸,和前兩次長得都一樣,為什麼!我要湖南臘肉,老闆拿了一塊滴水的臘肉,又讓我嚇一跳,我長這麼大,從來不知醃過、曬過、燻過的臘肉要放冷凍櫃。

 

記憶中的豆腐香腸,真的改頭換面嗎?我上網找台灣各地有名的豆腐香腸,好像仍是我腦海中的模樣。我想小時候習慣分台灣香腸、廣東香腸和外省香腸。台灣香腸,不曬陽光,以煎、烤為主;廣東和外省香腸,必須經過風吹日曬,吃時放在電鍋內蒸熟。

 

也不知何時,有人將風乾的香腸叫「臘腸」;做好即煎的才叫「香腸」。想來高雄人的豆腐香腸,或許靈感來自這定義。再說費時兩週的豆腐香腸,萬一因不夠鹹,豆腐變酸,肉也易腐,豈不前功盡棄!灌好就吃降低不少風險,於是變成這種模樣的豆腐香腸。

 

我想傳統的豆腐香腸,要改名為「豆腐臘腸」,想要吃記憶中的豆腐臘腸,不是自己做,就是去台北、台中、台南的眷村採購,高雄已成「豆腐香腸」的天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