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我是個天生好奇的人,只要聽到不可思議的事情,加上有人陪伴,總想親眼瞧瞧。認識芝音是我的幸運,因為她不僅有四輪,家就在附近,再加上從事多年的惜福工作,常有訪視弱勢家庭或社團的機會。如果我有時間,從不會拒絕她的邀約。

     周日下午,我才從周遭街道趴趴走了一圈歸來,芝音的電話來了,問我要不要隨她去前鎮看一個國三男生的家?最吸引我注意的一句話是:「我們想替他們找冰箱、電鍋……,」據說這對單親母子在高雄住了一年多,連最基本的家電都沒有,他們過的是怎樣的日子?好奇心頓時高漲的我,也不管一小時後的晚餐,毫不考慮的跟了。

     住在苓雅區的我們,對草衙那一帶很陌生,芝音雖然上午來過,晚上還是迷路。在依稀熟識的那條街,車子來回轉了三趟,最後還是靠手機,問了當事人才找到那棟公寓。小孩出去吃晚飯,我們和拿檯燈來的蘇老師(前鎮國中老師)在樓下會合,待男主角小偉返家,每人雙手抱著東西(衣物、小烤箱、電子鍋、杯碗……)上五樓。

     我見到的兩房一廳看來還很乾淨,芝音說:「我們上午已打掃過,清除很多垃圾。」芝音拿來六、七十支衣架,蘇老師叫小偉把洗乾淨的衣服掛在晒衣架上。念國三的小偉,掛衣服的動作宛如幼稚園兒童,蘇老師忍不住再教一遍「先將衣服抖平,再掛到衣架上,然後……」

     沒想到幾十支衣架,還不夠用。芝音後來教小偉整理衣物,打開衣櫃發現早上洗好的衣服,竟然都藏在衣櫥中。我才發現兩個臥室都有一排衣櫃,可是住了一年的小偉母子,竟然沒用過!據前鎮國中老師描述,初次進公寓,滿地都是髒衣褲,特別是媽媽的內褲。

     這讓我想起三十多年前,我為住在梨山的泰雅族朋友照顧小孩兼補習。那時因梨山產蘋果,他們年收入至少百萬(註:當年台中市的透天二樓,房價不超過二十萬元),卻存不到錢,而生活習慣更差,一件千元的衣服(當時老師月薪不足兩千元)穿過後不洗,丟到櫃子或床角,等想到要再穿時,早因發黴而報銷。

     再看他們的床,媽媽睡主臥室,那是一張宛如圓形的大床,床上雖有床單,卻見不到被子;小偉打地舖,只靠單薄的床墊和薄被過冬。母子去年冬天如何渡過?我不知是否因懶得洗被單,蓋過一冬的棉被、毯子,夏天隨手丟棄。

     我忍不住懷疑媽媽可能有原住民的遺傳,小偉知道媽媽家族中有阿美族的血統。從外公家在花蓮縣玉里鎮,我猜媽媽可能是老榮民和阿美女子的下一代,因為她對小偉的教育極重視,只關心兒子的功課,卻不要他學做家事。

老實說,一個家庭媽媽對子女的影響,總比爸爸來得深。一個不會理家、惜物及生活的媽媽,如何教養出優質的下一代呢?

蘇老師發現母子沒有禦寒的被褥,因此早上拿來一床新棉被,因沒有被單,還擺在衣櫥內。芝音帶來枕頭套、床單,卻忘了帶枕頭、被單,看來她還要再跑一趟。

     蘇老師還發現小偉房間的燈光暗淡,回家拿個檯燈來,放在牆角。蘇老師真是熱心腸,據芝音的描述,當天早上為修漏水的馬桶水箱,她跑遍附近的五金行,還是找不到適合的零件。不知後來想了什麼辦法,解決漏水的問題。

再看廚房,除了洗衣機外,竟然沒有冰箱、瓦斯爐、電鍋、烤箱,連碗盤都缺席,他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!竟然把家當做旅館,只有睡覺的功能,而三餐都靠外食,怎能節省開支?孩子媽媽為什麼不願買冰箱,我想她沒有常住的打算,不知何時搬家?準備隨時跑路,行李自然越少越好。

     這讓我想起花蓮聲遠之家的劉修女,她曾和我分享服務獨居老人的感受,那就是「我們修道人發貧窮愿,可是部落的獨居老人比我們貧窮多了,他們除了一身破衣外,沒有任何家當。」

     這對母子的家,用「家徒四壁」來形容,真是恰當。而他們的過客心態真的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,我想他們更像住在公寓的吉普賽人。如今便利商店林立,隨時可換住家的都市吉普賽人,似乎越來越多!(寫於2008年1月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