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劉枋在《夜雨剪春韮》文中描繪春韮的長相及滋味,她說:「大陸上,尤其是北方,春韮和普通韮菜不同之處可大了。先說色澤,普通韮菜除了極短的近根處略白之外,全葉都是老綠,看來絕無鮮嫰之感;而春韮在白根之上,嫰黃、淺碧、淺紫、赤紅色交雜。在北平把春韮俗稱『野雞脖』,就是說它色彩和山雉脖頸的羽毛一樣的美。

        再說尺寸:普通韮菜,最短也是盈尺;而春韮最長不會超過六寸,體態當然玲瓏。最後說到味兒,普通韮菜如烹之過熟,便覺無味,火候不夠,又會辛辣;而春韮鮮香無比,以之炒肉絲、炒雞絲、都會喧賓奪主,作餃子餡更為提味。最為出色的,在吃『春餅』時,用春韮炒一盤『和菜』,絕對把燻雞、醬肉都壓得黯然失色。」

我一直以為「春韮」就是春天的韮菜,看了這段描述,感覺是特殊品種。家中有幾本談吃的老書,翻來翻去,找不到有人寫春韮的長相和味道;到古狗大神那兒搜尋,也沒見到這模樣的春韮。我只看到有人提出,春天的紅根細葉種韮菜好吃,但和劉枋說的春韮差別很大。如今種子公司培育的韮菜,只分產地及大葉、小葉種。想來幾十年    前的彩色春韮,在時代的變遷下,可能早已絕種,除非有心人到北方農村去尋找滄海遺珠!

劉枋的《夜雨剪春韮》,最精彩的段落是談春韮特色。至於台灣市面上的韮菜和韮黃,她認為品質欠佳,「要想好吃,得大量『棄其糟粕』的;就是說,一根韮菜,要剝得只剩內心的兩片葉子,而且攔腰斬去,只留近根的後半段,一斤韮菜,擇剩六兩,是美食者的標準。

筆者雖好吃,也略為知味,但認為過分暴殄天物,終不足為法;所以,雖心思春韮,而對普通韮菜,也不要求過苛,能吃的還是都一律吃之。」

以往我只知韮菜有兩種類型:一是葉寬且長的韮菜,這種是主流,價格便宜也容易買;另一種是葉細且短,但香氣濃郁的深綠色小韮菜。後者菜販多說土種,有人還說「有機」!所以價錢較貴,只是一般菜攤上不易看到。(找遍韮菜品種,沒見到這種韮菜品種,它果然是原生種!)

我從小喜歡吃韮菜,卻沒想過韮菜也會受季節和品種,影響它的口感和滋味。這也是我發現有時買的韮菜口感不錯;有時粗糙無味,通常我把責任歸到運氣欠佳。竟不曉得買韮菜也有撇步,基本原則是春、秋韮菜 好吃,夏天最差。曾買過韮菜粗且老,還夾了韮菜花,真的很不好吃。現在才曉得買的時機不對,也就是韮菜抽苔季,難怪纖維粗,口感又差!

我進入農業知識入口網站,才知道韭菜種類多,以葉用韮菜(以割綠葉為),分大葉種、小葉種、呂宋種、軟葉種、硬骨種(以上幾種韮菜都會開花)、日本種(這品種不開花)。花韮(只取花苔,不吃韮菜葉)有四季和年花兩品種。原先我以為呂宋種來自菲律賓,沒想到這品種的台語為「二宋」,音譯成為「呂宋」。

台灣葉用韮菜以呂宋種為主流,種在不同地方的韮菜有不同的特色。花蓮吉安鄉的韮菜和三星蔥很像,韮白長度至少五公分,纖維細,口感嫰,葉片大,韮白炒起來有甜味,是台灣韮菜的極品。同樣呂宋種韮菜,種在桃園大溪的韮菜,全株為綠色,一般稱青頭,辛辣是特色,這種韮菜適合包水餃。不寫這篇文章,不深入找資料,我絕不會知道韮菜有白頭、青頭之分,只是住在南部的我,無緣嘗到這兩種韮菜。

韮菜產量佔全台87%的彰化二林、溪湖,韮菜的特色是葉子寬,手感柔軟,葉片厚實堅韌,香味濃郁,顏色鮮綠,因此廣受歡迎。中部韮菜多是呂宋種,但該品種在夏天開花,農民在韮菜抽苔時,要趕緊摘下花苔,非常費工。在農改所的引進下,有些農民改種不抽苔的日本種韮菜(雖省事但韮菜產量少?)。

農民不採葉用韮菜的花苔,於是九月的韮菜田,一簇簇綻開的白色韮菜小花,讓綠油油的田地,覆上一層白茫茫的花海,博得「九月雪」的美譽!桃園縣政府,掌握韮菜花開的一個月,舉辦韮菜節,主打「韮菜花田巡禮」,吸引不少人專程去大溪欣賞韮菜花海的美景。彰化二林,北斗雖也有韮菜花海,卻沒太多人知道。韮菜花謝了,剷除成綠肥。

彰化溪湖、二林是韮菜花的主要產地,花用韮菜農民稱「大宋」,有「四季」和「年花」兩品種,它們的特色是全年都是產期,只取花苔,不吃韮菜葉。彰化農民以種「年花」為主,因它抽苔多,花莖粗長、柔嫰。但它的韮白及葉片粗硬,不適合食用。韮菜花的收成要從母株,一根一根的摘取,這是需要技巧,又費工的粗活,難怪韮菜花向來不便宜。

韮菜花種了3~4年後,品質變差,農民在田裡搭棚架,覆蓋布袋或黑袋,少了陽光的曝曬,就變成韮黃,(我一直以為它是葉用韮菜的升級版)。韮黃是韮菜三兄弟的貴族,身價一向極高。劉枋在《夜雨剪春韮》中說:「韮菜和韮黃的使用價值幾乎全同;也就是說,凡韮黃做的菜,用韮菜均無不可,只是色味較遜,身價次之而已。可是韮黃是以陪襯身分出之者多,即使它算紅花,也必得綠葉。誰聽說過吃純韮黃素餃子?誰家炒過純韮黃?而韮菜則可獨力應戰!」

她的結論是:韮菜雖平凡,但用途勝過韮黃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ng0802 的頭像
    wang0802

    王蜀桂的道聽塗說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