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十多年前,我在書店發現《記憶的廚房》。原以為它的主題和廚房有關?不然就是老阿嬤的生命故事?沒想到再看黑字小標,「蘆荻社大美芳食譜」出現,它是食譜嗎?雖然封面、封底有廿多張麵食和佳餚圖片,書的內容卻以文字為主,圖片少不說,多數還很小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說它是「食譜」,做佳餚的比例不多,反倒是與食物有關的故事是主軸,也就是美芳在自序中強調:「用佳餚與大家分享生命經驗;將生命的記憶寄寓於佳餚中」。本書分四大章,即麵食入門;電鍋菜;簡單好做宴席菜;私房菜。

每篇食譜前有則故事,以第一篇「蔥油餅」來說,故事主角是社大學生貴妃,她因愛吃蔥油餅來上麵食課,於是蔥油餅成為她的招牌,受到家人和友人的歡迎,成就感讓她有自信,也走出家庭,參與社會服務。全書有二十一篇故事,讀完故事對美芳老師的娘家背景;婚姻故事;幫傭生涯點滴;自我成長及在社大開「巧手麵食班」略有認識,對她能從逆轉勝,且活得精彩、充實,感到敬佩!

每篇故事後,食譜才上場,食材以黑字書寫;做法卻是綠底黑字(防複製?)每個步驟都寫得仔細,新手按步就班的照著做,成功率該是百分百!食譜後的「蔡老師巧手叮嚀」,分為兩區塊,上半部為初學者操作解惑;下半部則是延伸教學或經驗談,很有良師循循善誘的氛圍,我認為叮嚀比做法更出色,讀者獲益良多,值得反覆閱讀。

        那天聽廣播,主持人談到韭菜盒子的做法。我把家中麵食書找出,包括知名度極高的麵食老師配方,都是油煎,而不是主持人說的乾烙法。我想到美芳食譜該有它的做法,於是把書找出,目錄一查,有韭菜盒子!她的韭菜盒子雖不是純乾烙,但用油不多,成品乾爽,很傳統!我對美芳食譜刮目相看,於是趁防疫期間再重讀一遍。

        美芳姓蔡,在蘆荻社大最早開的課是「巧手麵食」,教學員做蔥油餅、麵疙瘩、梅乾菜包、水餃、菊花酥與小鳥酥、韭菜盒子。美芳是廣東人,麵食是北方人的專長,她怎麼會做純北方的包子、饅頭、水餃、韭菜盒子呢?原來她中學同班好友是河南人,她常去好友家玩,同學家常做饅頭、包子……她站在旁邊看長輩如何發麵?如何做?如何蒸?對麵食有興趣,也熟悉做法,她開始依樣畫葫蘆的試做!

        蔡爸爸在聯勤兵工廠上班,當年軍公教每月配麵粉,廣東人不常吃麵食,於是家裡有現成的麵粉可實驗。她實驗幾次後,慢慢改善,找到正確比例,就很會做發麵食品。當年酵母粉未出現,發麵只能靠老麵糰,新手常碰到麵糰沒發,成品像石頭;發過頭成品變酸,必須用鹹來中和,這是高難度的技巧。她看看就會,以我的認知,覺得不可思議,只能說她天賦異稟!

        有則故事提到孩子小的時侯,「美國小麥協會」借幼稚園教室辦麵食推廣班,參加的學員不需付學費,只交一點材料費。她在麵食班學會做西點、餅乾、海綿蛋糕、戚風蛋糕等。這一段敘述,勾起我的模糊的記憶,印象中「美國小麥協會」到各地,為婦女開辦麵食推廣班。只要有單位申請,幾乎來者不拒,不必付費,教得又好,很受婦女歡迎。在「美國小麥協會」的努力下,台灣人的早餐,從稀飯醬瓜變成包子、蛋餅、三明治……

        我認識的廣東人,似乎都是廚藝高手,看美芳的生命故事,她除了學過西點外,好像沒上過中餐烹飪班,她為什麼燒得一手好菜?她說:「廣東家庭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,燒菜時不分男女老幼大家熱熱鬧鬧一起動手,有的人洗菜,有的人撿菜,有人掌廚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,煮起來另有一番樂趣!」原來親人就是她的老師,彼此分享烹煮佳餚的撇步,造就她精湛的廚藝!

     「簡單好做宴席菜」這一章,是美芳幫傭生涯中的經驗談,「在家宴客有訣竅」中她提示:家宴前要依對象來決定菜餚的口味,其次設計一些外面吃不到或者很少有機會吃到的「招牌菜」。她在另一篇說:家宴不一定要用最昂貴的素材,但要挑選節令最新鮮的材料,因為當令食材吃來最可口,價格也最低廉。她認為掌握選料與重複使用的技巧,精打細算同時吃得精巧,絕非夢想!

美芳食譜對家庭主婦很實用,也就是任何市場都買得到的食材,做法簡單。這些優點是許多食譜欠缺的,因為有些食譜的食材昂貴又不普及,只供觀賞;有的食譜畫面好看,做法卻丟三落四,仿做往往以失敗收場;這些年來退休主廚也出食譜,習慣食材份量大,香料和配料多,加上做法繁複,對一般人來說,很不實用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