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我走在西安回民街上,沿路尋找台灣少見的店面,再進去細看。沒想到店家或小攤的同質性高,覺得無趣時,竟然看見一家店前,有個穿褐色古裝的小男孩,坐在長條板凳上,兩手拿著滾輪,不停的向前、向後的磨藥,太有趣!我走進一看!原來是個做工精緻的精緻小男童,上當啦!再看店家的陳設,有回到古代的感覺,於是我走進店內參觀。

最吸睛的小男孩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店裡有兩位穿著像出家人的藏青色長袍,坐在大方桌前的男子,桌上擺了二十多個方形木盒,盒內放著不同的香草。嗯!有丁香、黃耆、肉桂、小茴香、大茴香、花椒、紫蘇、薄荷、香茅、薑黃等。我能一眼說出香料名字,是因為這些年不斷閱讀有關南洋、西洋及四川香料的書籍,自己也種香草,因此對常見的香料很熟悉。我感到意外的是:這些不是做咖哩或滷肉,用來吃的香料,怎麼變成香包內容物!

香料大桌及現磨作業.jpg  

        男子前方有兩個鐵臼,他的右手握石槌,不停的搗藥。他背後牆上掛了香囊配方,原來這家店的中藥是外用,功效分六大類:⑴防感冒及手足口病⑵失眠多夢⑶驅蚊蟲⑷提神解睏⑸鼻炎及鼻寒⑹內務府帳中香。顧客從配方中找尋自己的需要,再告訴搗藥男子,他會針對客人需求,客制化的配藥,這也是他不停搗藥的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 大妹也覺得這家店出售的香囊是真材實料,有藥效,加上他們用裝香粉的小口袋,精緻且漂亮,於是買了十來個當作伴手禮。我忘了價錢,感覺不算太貴!她後來買了據說藥效長,且裝在更精緻的小盒內,可當項煉掛在脖上,價錢就貴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 妹妹在等待現搗香料及裝入香囊時,我拿手機將全店的文宣及錦囊拍照留念。這舉動被另一員工制止,我覺得奇怪,搗香料的男子(我不知他是老闆或資深員工?因孟氏香舖算是連鎖業,有不少分店)問我從那裡來?我說台灣。他說:「沒關係!妳就拍把!」

排排掛的香囊.jpg  

        他接著說:「有人喬裝遊客,來我們店拍照,起初我們以為是打卡,就讓他們隨便拍。那想到不久回民街及各處出現山寨版的『孟家香舖』,不僅店內佈置相同,穿著一樣,連門外小人也有。他們根本不了解中藥,也不知每種配方,各種中藥材的比例。這種魚目混珠的香舖,對我們信譽傷害很大,所以我們現在不許陌生人在店內拍照或錄影。」

        我一直以為沒有太多技巧的小吃(比如炸臭豆腐、煮玉米、飯糰……容易模仿),那想到這種入行門坎極高的香舖,竟有人發現生意火紅,複制該店的擺設,以及參考有限的文宣而開店,這真是令人意外的訊息。後來我在回民街另一處,看到香舖店,忘了是否連姓都盜用!或許是心理作用,我從外往內看,總覺香舖內的店員,較沒有氣質。

天然香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從西安回來近半年,新冠肺炎肆虐,我聽到「防疫香包」,也沒放在心上。那天去三鳳中街買雜糧,逛到一家中藥材店,好像主要賣各地生產的人蔘,以及一般食補用到的藥材。臨走前我發現裝在白色不織布內的「防疫香包」,一包十元,店員說藥效半個月。

        我想起西安的孟家香舖,找出相片再細看,才發現孟家香舖老闆孟憲會,是孟子第72代子孫。孟家原來在洛陽開香舖,以經營香料和香制品為業。孟家香舖簡介旁有張中草藥香囊對近代的影響,舉出它能抑制SEAR和流感病毒,也就是祛邪避毒的功效。彼岸中醫院曾對香佩療法做研究,證明用中草藥香囊來防病的人群,在傳染性疾病的防治頗有效。

孟家香舖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原來香囊的使用,在中國有兩千多年歷史,漢代時人們將香料裝於枕頭、香囊和薰爐之中,芳香能避穢、清新空氣;古人後來    將芳香開竅的中草藥研磨成粉,散發的香氣,令人愉悅外,還有驅蟲防病的作用,中醫稱為「香佩法」或「香嗅法」,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,即藥物不通過內服,施於皮膚、孔竅、俞穴……來調整機體,疏通經絡。

中藥專家提醒想DIY香囊的現代人,各種香囊配方中含有的草藥不適用所有人,最好能專人、專方、專藥,按一定比例調制,才能發揮養生功能。香料和香制品對孟家人來說,從小就得認識中草藥材及功效,以及不同體質的人,要用不同的配方。

      這點該是孟家香舖對外行人依樣畫葫蘆的擔憂,可是香制品沒有專利權,誰都可開店。消費者又不懂中草藥,在觀光區能買到對症下藥的好香囊,看來要憑運氣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