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些日子和友人逛鳳山有名的兵仔市場,無意中看到久違的皂角米。

單莢皂角米  

皂角米對台灣人來說,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食品,它另一個名字叫「雪蓮子」。現代人認知的雪蓮子是黃色的鷹嘴豆(也叫埃及豆)口感軟綿,歐美及印度人愛吃它。皂角米的雪蓮子,煮熟後半透明,膠質多,入口香糯潤口,好吃極了!印象中它曾是酒席甜湯的要角,街邊傳統冰店的八寶冰也看得到它。只是當它越來越貴後,就此從市面蒸發。

至於雪蓮子是什麼植物的種子,我從沒想過,連從那裡來?也沒追究過,直覺是對岸貨。直到幾年前友人送我大陸單莢皂角米,煮熟後的口感和雪蓮子很像,才知道它另一個名字叫「皂角米」,當時還誤以為大陸人將水滴形的雪蓮子剖半,真費工!上網查才知道它原來就是薄片,叫單莢皂角米,產地在雲南;水滴形的叫雙莢皂角米,是貴州產物。我一直以為雪蓮子是台灣人美化的名字,沒想到卻是它的俗名,此外還有皂角仁、皂角精的叫法。

皂角米是皂莢樹的種子外的一層軟膜,皂莢樹是什麼樹?也有人叫它為皂角樹,它是中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,為落葉喬木,生長於海拔650米~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谷地,對土壤要求不高,因此分布於大陸中部的廣大地區。它是樹中的巨人,身高15米~20米,還是長夀的樹,可活過600歲。皂莢樹很容易分辨,因為樹幹上長滿尖刺,連頑童都不敢攀爬。皂莢樹的尖刺,又叫天丁,除了有鐵絲網的功用外,更有消除淤腫的藥用價值,是很受市場重視的中藥材。

皂莢樹  

皂莢樹是雌雄異株的樹,雌樹刺多葉肥,結莢(皂角)能力強,特別的是雌樹不需公樹授粉,自花傳粉結果;公樹的刺少,也會結果,但量少。它結的果叫皂角,長得和鳳凰木結的豆莢很像,乾燥的皂角搗碎,放入熱水裡,不一會就起泡沫,是天然清潔劑,可當肥皂用來洗衣及洗髮。因此許多農民,常在住家前後院種棵皂莢樹,除了納涼外,長長的皂角果,是不花錢的肥皂。

友人是重慶來的新住民,談起皂角米,她說:「我沒見過皂莢樹,但住鄉下的遠親家有棵皂莢樹,我們會請她帶些皂角給我們,用來洗衣,洗頭髮,從沒聽說皂角能吃。皂角是咖啡色,皂角米是白色,它們有關係嗎?」我說皂角米就是皂角剖開,每粒豆仁外的一層乳白色軟膜曬乾後的長相。看來中國人會吃皂角米,可能是最近30年的事吧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皂莢樹也是搖錢樹

中國有幾個同屬不同種的皂莢樹?網路各家說法不一,我最早看到有五個,即皂莢、山皂莢、日本皂莢、美國皂莢、野皂莢。皂莢和山皂莢的樹身上有尖刺;日本皂莢和美國皂莢混身無刺;野皂莢(品種名,不是生長野外的皂莢樹)。後來又查到四個品種:即山皂莢、日本皂莢、豬牙皂莢(小果沒種子,有藥用價值)、野皂莢(多為灌木,全身有毒)。我又發現雲南的皂莢樹叫滇皂莢,為該省獨有的樹種。皂莢樹分類的混亂,我看得眼花撩亂,無所適應,相信讀者都有同感吧!

我從有限的資訊中推測,很多地方把皂莢和山皂莢視為同種,它們的特色相仿,就是刺大又多。而近二十年,皂刺的價格暴漲,且供不應求,於是陝西、河南、山東等省,為助窮鄉農民脫貧致富,能適應貧瘠、缺水土地的皂莢樹,因而脫穎而出。何況採收皂莢樹的皂刺及皂角,不需要任何設備,且銷路不成問題。

全年可採收的皂刺,完全靠人力剪刺,對工作機會少的窮鄉,是全民賺錢的好機會。至於皂角籽,在以採刺為主的農村,經濟價值低,幾乎都是盤商收購,送到貴州織金縣貓場鎮的加工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皂角米的謎團

 

很久以前(至少20多年前),當時叫雪蓮子的皂角米(雙莢)一斤才100多元,是很便宜的乾貨。那曉得幾年前想買時,一斤已飆到1600元,後來更高達2000多元,因為太貴,我再也不買它。那天小販賣的是單莢皂角米,一斤才400元,比起以往,好像從精品店掉到夜市。

我想三鳳中街該有皂角米,到常去的店家詢問,不僅有單莢,雙莢也有。店員說:「現在比以前便宜多了!單莢一斤350元;雙莢一斤700元。」接著說:「雙莢皂角比較好,單莢皂角一煮就化了!」從她說話的內容,我猜她沒煮過皂角米,因為皂角米又不是菜燕,怎會化成水?

我在網路上搜索皂角米雙莢和單莢的差異,發現雲南賣家說單莢皂角營養價值高,價錢比較貴;而貴州賣家卻說雙莢好,售價比單莢高,真令人困惑!幸好有位長期收購皂角米的達人,在網路上解惑:單莢、雙莢的營養價值相同,長相因傳統加工手法不同,而有所差異。只從皂角米的形狀,來區分它的好壞,實在很不合理。消費者該看工藝特點,以及產品質量的優劣(註:這該是大盤商或貿易商負責把關,外行的消費者如何評鑑呢?)

我對皂角米的暴漲及暴跌很好奇,先說漲價,我一直以為中國大陸富有後,養生的人多,皂角米含有豐富的植物性纖維,更有祛痰、開竅、清熱解暑、潤腸通便的藥用價值,因此需求量大增。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價錢只好往上狂飆!

結莢的皂莢樹  

事實卻不如此,原來皂莢樹在農民眼中,因木質堅硬,是做家具及砧板的上等木料。山野的皂莢樹,因無主而遭人濫伐,原來處處可見的皂莢樹,因此從原野消失!農民因肥皂、清潔劑的普遍,不再使用皂角,皂莢樹變成可有可無!隨著社會富裕,農宅要翻修,院子裡佔地廣的皂角樹,自然被農民砍伐。皂莢樹於是退出農村和山野。以往隨地可見的皂莢樹,在經濟掛帥的時代慘遭淘汰!沒有皂莢樹,怎有皂角?皂角米供不應求,價格自然水漲船高!

如今在三鳳中街就能買到平價皂角米,想來已有大面積栽種皂莢樹,皂角米產量大增後,才有下跌的空間!可是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,依然說皂莢樹只能野生,價格仍貴桑桑!我想連冬蟲夏草、天麻、人蔘……珍貴中藥都能人工栽培,在農林專家的研究下,皂莢樹自然能人工栽種。

原來十年前,中國林研所選出四個優良的皂莢樹品種,在窮鄉推展人工栽培皂莢樹。我看到的資料,河南、陝西、山東栽培的是以藥用為主的品種,特色是樹幹彎曲不光滑,刺特別多;貴州和雲南種植的皂莢樹,都是經過人工改良的品種,廣泛栽培,且以採收皂角為主。雖然皂莢樹種下後,第三年開始收皂刺,第六年才能收皂角,而在專業種植皂莢樹成林的現況下,皂角產量比十年前不知增加多少倍?難怪皂角米會跌價!

良藥皂刺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雲南皂角米

我在網路上找雲南和貴州皂角的照片,找來找去都是雲南的綠色扭曲的皂角,貴州雙莢皂角在那呢?在網路上尋覓一個月,才知道雲南皂角叫滇皂角,是雲南特有的變種,掛滿樹上的皂角,遠看像滿樹的小蛇。有人說貴州皂莢樹不多,皂角多來自雲南,這是我找不到貴州皂角的理由!後來才知道真正原因,是貴州向外買皂角米加工,不需要掛在樹上的皂角圖。

滇皂莢  

我又搜尋到「傣族、阿昌族自古就有吃皂角米的習慣,而他們種皂莢樹也有百年的歷史」。看來把皂角米變成經濟作物該是傣族、阿昌族的創意。當地的皂角在中秋節前後幾天成熟,居民將夾果硬硬的外皮去掉,得到綠色果仁。果仁上包裹一層透明的膠質皮,再把豆子切半,把透明膠皮剝出,經過淘洗,曬乾,就是單莢皂角米。

雲南剝皂角  

雲南德宏州梁河縣曩宋鄉是皂角米的故鄉,居民都是阿昌族,該鄉從1970年開始人工種植滇皂莢,至今種植面積有9000多畝,5000多畝地已結莢,是梁河主要的經濟林木。因為人人都擁有剝皂角米的手藝,於是各顯神通,紛紛成立公司販賣自家產品。所以在網路上看單莢皂角米,部落客會推薦自己信任的皂角米品牌;也有皂角米作坊,標榜自家產品全為野生。

網上皂角米的價格頗高,比中街貴多了!理由是:「天然、野生」。其實傣族和阿昌族早就種皂莢木,怎能說野生?這是行銷話術,因此價格要高!至於台灣單莢皂角米價廉,我猜是這幾年扶貧政策,大規模的輔導農民種皂莢樹,收成的皂角米由政府收購,然後交由貿易商外銷。

 

貴州皂角米加工基地

我最早知道雙莢皂角米出自貴州畢節;而單莢皂角米產地為雲南梁河。最近在網路上尋尋覓覓,才知梁河或畢節的範圍很大,單莢集散地在梁河縣曩宋;雙莢皂角米加工基地在織金縣貓場鎮,以2020年來說,該縣有140家皂角加工企業,年銷售1000公噸皂角米,全國市佔80%以上,可說是該鎮的軟黃金。

雪白的雙皂角大軍  

1980年以前,皂角米和貓場鎮沒任何關係,大家根本不知道皂角籽有經濟價值。皂角加工源於該鎮有位中藥廠的員工,遇到一位收購皂角米的盤商,商人看到貴州山區有不少皂莢樹,皂角是廢物,於是教當地人皂角的加工技術,乾燥的皂角米盤商負責收購。皂角從垃圾變黃金,也讓窮鄉貓場鎮蛻化成工商發達的小鎮。如今小鎮全民賺皂角米加工錢,還多了兩種人,一是來自各省的皂角籽供應商;另一是皂角米銷售商,到貓場鎮找合作工廠。

貴州皂角加工,似乎從起初就是以乾燥的皂角籽為原料,它的外皮平滑光澤,很像巧克力糖球。由於乾燥的皂角籽皮質堅硬,加工廠先將皂角籽煮透,泡冷水冷卻後,再交由當地人剝出皂角米。從皂角籽中剝出完整的皂角米,需要技巧,算是「精細活」,在有錢賺的誘因下,當地男女老少都學會細加工,進入剝籽大軍的行列。鎮民到工廠領煮過的皂角籽,有時間就剝豆,剝好的皂角米送回工廠,工資則以斤計酬。而回收的皂角米,先冷凍起來,待數量足夠再二度加工,先解凍皂角米,接著篩選及分類,烘乾後就可出貨。

雙皂角米剝皮前後  

貴州的皂角米加工基地的特色是「兩頭在外」,一外是大量原料(皂角籽)來自河南、山東、湖南、湖北等省;另一外是加工後的皂角米銷往廣東、福建、台灣及東南亞各地。

貓場鎮不以目前的皂角加工榮景為滿,該鎮對未來的展望是大力推廣種植皂莢樹,日後自產的皂角籽,加來料加工及銷售的一體化,讓皂角米成為貓場鎮永續不斷的名片。 

後記:由於台灣沒有皂莢樹,本文照片都從網路截取,所有權人若有意見請告知,定會取下!   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