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我有次參加檳榔學術會議,某位學者對檳榔介紹的幻燈片,總覺得那些檳榔樹長得很奇怪;後來看到一本介紹檳榔長相的照片,奇怪感又湧出來。我再仔細看,發現他們竟把椰子樹當成檳榔樹。

你分得出椰子樹和檳榔樹嗎?.JPG  

對一個常到鄉下走動的人,滿眼所見不是壯碩的椰子樹,就是纖細的檳榔樹,從體型就知道這兩種樹的外貎差很大。這些有學問的人為什麼張冠李戴?理由是沒看過真實的樹吧!因為他們都從圖片認識植物,反而對實物沒有辨識力。

     最近讀到作家鍾鐵民的「椰子樹」,其中有一段「剛從教育機關退休的高級長官看見我屋子前的椰子樹,很驚訝的問我:『你們種的檳榔為什麼長這麼大粒?』」原來都市人對檳榔樹和椰子樹分不清,可見我的直覺沒錯!

     其實台灣大多數校園和城市都有椰子樹,民眾對椰子樹並不陌生?為什麼連老師都會看走眼?原因在於我們常見的椰子樹是來自中南美的「大王椰子」,它是日本據台之初,引進台灣做為觀賞樹種。大王椰子果實和它的身材不成比例,是小小不起眼的核果,沒有食用價值。沒見過椰子樹結實纍纍的人,當然以為它是大號檳榔。

     至於結「椰子」的椰子樹,則是可可(cocos)椰子,原產地為印尼、菲律賓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度等地。coco是葡萄牙語「猴子」之意,源於大航海時代,葡萄牙人初次見到椰子,發現剝去綠皮的椰子,乍看之下像猴子的臉,因此以coco稱之。

可可椰子的品種有二十多種,較有名的是錫蘭王椰子、馬來西亞大椰子、圓椰子、香椰子、黃椰子、糖椰子、硬殻椰子……成熟的椰子不全是綠色,還有黃色、橘紅色、褐色。

    可可椰子從種子發芽到結果實,需要十五年,我不知是否因回收太慢?或是它的樹形不如大王椰子優美?日本人並未引進台灣。我知道西班牙神父,在十九世紀,曾從菲律賓引進褐色的椰子。網路資料則說荷蘭人於1645年引進台灣。

     已故美食作家唐魯孫在「椰子水」文中說:「南部在當初雖然椰子樹到處皆是,可是沒有加以注意,既沒有整套計畫來加以管理,而且品種龐雜混亂,有的椰汁香洌清醇;有的不甜而酸。」

     當椰子成為高經濟作物,又因為品種良莠不齊,農政單位於民國五十至五十三年間,有計畫的從南洋(唐魯孫的資料是屏東縣長張豐緒時代,從菲律賓買種)引進八十五萬顆椰實,在嘉義以南各縣市試種推廣,其中在屏東縣種植最成功……」

     按道理這次引進的椰實都該是優良品種,我的旗山朋友曾談到,她的父親聽從鄉公所的建議,在山上種了一片椰子樹,沒想到多年後發現:結果率極差,椰汁也不多,直呼上政府的「當」!

台灣未加入WTO之前,零售的椰子一直都很貴,高價時一顆椰子竟然要一百元以上。鍾鐵民談到椰子價格的變化,感嘆的說:「從前收割一次椰子可以賣得一萬元上下,現在我種的椰子有從前二十倍多,收入仍然是一萬塊上下,不過,從前一萬塊是我五個月薪水,現在只值十天的工資……」

     他的文章已寫了幾年,如今椰子的價格更低。在屏東農村有椰子樹的朋友說:「以前椰子賣給大盤,一斤十三元,現在一塊半…」難怪高市街頭,隨處可見到三瓶一百元的屏東椰子水,比甘蔗汁便宜多了!椰農欲哭無淚的禍首就是從泰國進口的新鮮椰子。  

     曾經六龜有一段公路兩旁種的可可椰子,想來也是那段推廣時間種的,當年是「公共造產」,也就是椰子採收出售後,錢進縣政府?(鄉公所?)口袋。椰林大道曾是六龜鄉民的美好記憶,因此當國民旅遊開始,原來兩線車道要拓寬,民意一直反對。八八水災後的三個月,我隨友人去六龜、桃源鄉,赫然發現公部門趁災後重建,偷偷的砍光兩旁的椰子樹。

     如果椰子價格仍在高檔,椰林大道會消失嗎?友人鄉下屋外十多棵椰子樹,早就砍光光!農村及山坡的椰子樹比以往少太多了!誰叫椰子太沒行情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只會喝椰子水

     唐魯孫在「椰子汁」一文中回憶:光復之初(民國34年末~35年)在屏東縣里港試喝椰子汁,覺得頗像大陸上白花藕榨出來的藕汁,清瑩無色,入口清淡,甘洌淳逸,後味略帶乳香……當時椰子水似乎屬低級飲料,只在荒郊野外的冰店供應。後來大家知道椰子是甘涼飲料,身價跟一般物價,不成比例節節倍升……」

鍾鐵民在椰子樹文中提到:經濟環境稍有改善,國人發現椰子汁清涼退火,尤其在感冒發高燒時,喝起來真舒暢。那時椰子數量少,供不應求,價格極高,幾乎不是一般人享受得起的。椰子成為一種高經濟作物……

從這兩篇文章可讀出:台灣椰子的價格經歷便宜→昂貴→超便宜的軌跡。至於椰子的食用,愛新奇的台灣人,竟死守唯一的用法─喝水,把椰子當做天然飲料,喝得不亦樂乎!

也因此連採收方式都不同,南洋的椰子多靠猴子採收,台灣的椰子絕大多數靠爬樹高手代勞。原來南洋地方摘的是老椰子,他們需要的是果肉,用來加工製成食品原料,老椰子汁少肉厚殼硬,經得起從高處摔下來。但台灣只是喝椰子水,嫩椰子水才多,水多果重,殼又不夠硬,摔下來大部份都要裂開,所以無法借用猴力摘椰子。

     我呢?雖然早知道椰子內的果肉既可生吃,又可做椰子粉,榨椰子油,只是先待台中,後住台北,無緣親近椰子。直到定居高雄以後,才喝過椰子汁,或許品種欠佳,但覺味道普普。因為價昂,除非家有人上火或發燒,沒事不會買椰子水。

十多年前去越南,覺得越南椰子汁好喝,還能挖白色果肉吃,印象好極了。認識來自東南亞的姐妹後,發現椰子是很重要的食材,椰漿加入咖哩雞內,變得更美味。椰漿可加入米飯、冰品、點心、菜餚。椰子絲、椰子粉可做點心,也可做菜,在在都呈現南洋風味。

我一直以為台灣沒有椰子文化,菜餚及點心找不到椰子的身影。這兩天在網路上竟搜索到以下的資料:「荷領時期,平埔族已懂得榨取椰子油脂販賣,作為照明點燈之用途,壓榨椰子油的原料就是椰子。」

 《諸羅縣志》記載:「椰子:樹類棕櫚。子一穗十數,纍纍下垂,重疊無間。外層粗皮如棕片,內結堅毅,白肉附之,味如牛乳,中含漿如酒,曰椰酒,又曰椰油…。殻薄劣不及海南,只堪供挹水之用。」由此可知早期椰子榨油作為燃燈劑,椰汁可飲,椰殼可作為瓢杓取水器具。

椰子栽種主要地區、特性、應用等描述詳盡,在《台灣通史》<果之屬>篇:「鳳、恒二邑較多,台東番社亦有種者。樹高數丈,直立無枝,結實纍纍。利用甚廣。其幹可以為住,葉可蓋屋,絲可索綯,肉可製餅,漿可釀酒,殼可作器。蓋為熱帶性植物。樹之海濱,可以生財。」

看到此資料,我才發現原來平埔族和阿美族以往對椰子樹的使用,和東南亞當地人幾乎一模一樣。難道是荷蘭人引進後,照東南亞人的習俗,教他們如何利用椰子嗎?平埔族和阿美族的椰子文化,為何全面消失?或許紮根不深,隨著荷蘭人的離去而不見了。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!

蘭嶼的達悟人,雖是原住民族群中,最會利用可可椰子:他們以葉鞘纖維製作藤甲的襯裡,中層纖維製作盔帽的內襯,並以堅硬的內殻(種皮)製作湯匙、淺盤及盛裝海水的容器。他們對椰子似乎除了解渴外,我沒見到利用椰子做其他美食的記錄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椰子=南洋風味

儘管台灣有十多萬的東南亞姐妹加入,可是大家對椰子的使用,仍然只當飲料,或退燒用的食療。曾經大街小都看得到賣椰子水的小販,如今幾乎消失殆盡,有心人得牢記少數存活的擺攤地點。反倒是剝去綠皮的泰國小椰子,早已搶進大賣場及超市,這也是屏東椰子難以生存的關鍵。

我花兩年時間,向東南亞姐妹學她們母國的料理,發現椰子(包括椰糖、椰漿、椰子粉)幾乎是各國菜的靈魂。少了椰子姐妹的參與,就少了熱帶風味!

  

先說椰糖,台灣人多半搞不清椰糖和棕櫚糖的差別,以我學做菜的觀察,姐妹多用類似巧克力的棕櫚糖(純度多少就不可而知)。最近高雄火車站麥當勞隔壁有家東南亞雜貨店,在那裡可買到這種糖。

我們日常做菜,習慣放黃糖或冰糖,然而泰、印、馬菜都以椰糖來調味。以泰式涼拌木瓜絲來說,加蔗糖的味道就是不對!

其次談椰漿,記得前些年似乎只有小磨坊的椰漿罐頭,最近印尼、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生產的椰漿罐頭,紛紛來台報到。只是有些罐頭的椰奶很淡,也有的椰奶極濃稠,這就要靠經驗。我發現有的椰漿罐頭會標示「淡」或「濃」,對使用者就更方便。

南洋流行的椰漿飯,薑黃飯,芒果糯米飯,其中最不可少的靈魂就是椰漿。椰漿飯和薑黃飯還有共同的好朋友─香蘭葉。我從網路資料發現,這三種飯都有固定搭配的菜餚,想吃道地餐,上網找食譜吧!

至於椰子粉的用法,我在「椰子粉不是只愛糖!」文中敘述,本文就不再囉唆!總之!椰子不只是飲料,它在南洋的勢力範圍甚廣,不僅鹹甜通吃,宜飯、宜菜、宜點心。少了它,南洋人必定食不知味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印尼椰漿飯、椰子鬆(吳秋娥教授)

椰漿飯的做法:

2杯米┼2片香蘭葉┼1根敲打過的香茅┼1杯椰奶┼1杯水┼少許鹽,放進電鍋煮飯。

椰子鬆:

少許小茴香子以小火炒香也變色,入缽中搗碎,再加入搗碎的小蔥頭,以及少許的咖哩粉。

椰子粉放鍋中,乾鍋炒。

倒入椰子粉內,炒到乾爽。

註:用此法炒好的椰子粉,可替代魚鬆拌飯吃;也可替代花生粉,撒在麻薯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ng0802 的頭像
    wang0802

    王蜀桂的道聽塗說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