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你認識蒜苔嗎?蒜苔和韮菜花都是花莖(包含花苞),前者來自蒜頭,後者是韮菜;蒜苔比韮菜花粗一號,也長很多。兩者切段後,目測無法分辨,只有靠深呼吸,或送入口中,才能確認吃的是蒜苔或韮菜花。

劉枋在《蔬中之葷─蔥蒜韮》文中介紹:「蒜是包括了蒜頭、大蒜(北平人稱青蒜,山東人叫蒜苗)、蒜苔。蒜苔和韮菜花是同一「身分」的東西,都是菜中抽出長長花莖,可是價值大不同。韮菜花四季常青的在菜場中露面,最貴廿幾元一斤,蒜苔很有時間性,舊年前後應市,在新正期間,賣到八、九元一兩,比肉還貴;而論到吃法,其實蒜苔並不比韭菜花味美,花樣也不多。」

      我聽廣播,主持人說多年前,因妹妹年夜飯想吃蒜苔,她花了千元買一斤。我還以為春節前的蒜苔昂貴,是近幾年的現象。而劉枋這篇大作,問世至少三十多年,看來蒜苔在春節前的價格比肉貴,早就存在,並非新鮮事!沒想到大陸每年春節前,蒜苔也是貴桑桑。今年一月初,蒜苔500克要價50元人民幣。台灣春節過後,蒜苔雖會跌價,但還是菜攤上的貴族,理由是蒜苔的產量少。大陸在年後,蒜苔開始量產,很快的跌價,便宜到500克只要58角。蒜苔的平均行情,真是兩岸大不同!

      台灣蒜苔為什麼貴?我一直以為台灣天氣熱,蒜苔生長不易。網路查了資料,才知我對蒜頭的前世今生太陌生,大蒜發芽後的幼苗叫蒜苗或青蒜;當大蒜成熟後,從大蒜中抽出的花莖叫蒜苔;大蒜在地下結球狀鱗莖,就是蒜頭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台灣蒜頭品種分硬骨黑葉和軟骨白葉兩大類,硬骨黑葉生長的蒜頭品質佳,是蒜農首選,這個品種不會抽苔,也就是沒有蒜苔可收。軟骨白葉是青蒜、蒜苔、蒜頭都可收的品種,只是蒜頭個較小,產量不多。軟骨白葉中的花蒜,有易抽苔特色,是採收蒜苔的品種。軟骨白蒜多以收青蒜為主,青蒜連根拔,就不會有蒜苔和蒜頭。一棵蒜只能抽一兩根苔莖,採收蒜苔費工,這該是農民種蒜苔的意願不高的理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廿多年前,我和媽媽、弟弟、妹妹及外甥,結伴去山西自由行。我們不吃旅行餐,都是到餐廳現點菜,很快的發現蒜苔炒肉絲的價錢很便宜,於是蒜苔成為必點的一道菜。印象最深的是在綿山的飯店,一大盤蒜苔炒肉絲,不到十元人民,我們叫了一盤,每根蒜苔既嫰又香,於是又叫一盤,還加上「蒜苔要多,肉絲少點!」讓廚師納悶!我們告訴導遊小楊,台灣蒜苔貴又老,還不香,在山西吃到美味又便宜的蒜苔,像挖到寶,怎不大吃特吃!

              大陸各地的蒜苔都很便宜,我誤以為他們任何季節,都有省份收蒜苔。網路告訴我,南方在4月~5月收蒜苔;北方在5月~6月收蒜苔。我又找到一篇蒜農兒子收蒜苔的文章,由於大陸蒜的品種,都要抽苔才結蒜頭,蒜農必須在蒜剛抽苔,就得摘下蒜苔,晚了就影響大蒜的成長及蒜頭的品質。因此蒜田必須在3天內,把全部蒜苔摘盡,幸好蒜苔可冷藏保鮮,它成為冷藏貯量最大,貯期最長的蔬菜。難怪大陸經常有便宜的蒜苔可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對於蒜苔的吃法,劉枋說:「我家祖傳的以蒜苔做的菜只有一味,就是蒜苔燜肉片。以五花肉切片,先煸炒熟透,將蒜苔切寸多長的段,入鍋加鹽,煸炒到熟,加醬油和少許水,蓋鍋以文火燜煮,至湯汁收盡,蒜苔軟爛,起鍋食之,味極腴美。如一般的蒜苔炒肉絲,蒜苔還保持著它的綠和脆,是我們不喜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可是在這裡既是它比肉貴,燜一盤蒜苔用量不是一點點,在經濟算盤上,是划不來的;所以只好炒蒜苔了。而炒蒜苔時,如果肉絲切得極細,先以鹽和太白粉調好,蒜苔也一條劈作四份然後切段,用猛火熱油,速炒速成,肉絲粉嫰,蒜苔鮮脆,則是省原料又精緻的一盤好菜。」

     我對她將蒜苔一條劈成四份感到新奇,沒想到網上有人把蒜苔一條撕成八條,原來蒜苔可以這樣做,我算開了眼界。網路上蒜苔的吃法,絕大多數在炒肉絲、五花肉片、臘肉、鹹肉上打轉,恰如文中所說「花樣不多」。現在網路上教消費者可用鹽糖醃蒜;或川燙後再涼拌,這兩種作法的蒜苔量都要多,蒜苔在台灣少又貴,太不實用了!以後如果在市場,看到便宜的蒜苔,我要照劉枋的敘述,複製這道細緻的「蒜苔炒肉絲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