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讀了《豆中雙鮮》這篇短文,我才知道半世紀前,嫰豌豆和嫰蠶豆,是那麼受大眾歡迎。可嘆的是:如今這兩種冬末春初才露臉的嫰豆,除非有管道,否則根本找不到!自然也無處買!

     先說嫰豌豆,現在已被冷凍食品廠改名為「青豆」,超市或大賣場的冰櫃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印象中大多數冷凍青豆是進口貨,所以想吃本土新鮮嫰豌豆,可遇不可求!早年冬天,市場常見到帶莢的嫰豌豆仁,價錢也不貴!買回家自己動手剝。懶得動手,買菜販剝好的嫰豌豆仁,價錢自然貴多了!

            這些年,只能吃豆仁的硬莢豌豆不見了,和它長得很像,但莢和種子都能吃的甜豌豆上場。台灣豌豆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秀水鄉,每年11月到3月,是豌豆(傳統薄片豆莢和甜豌豆)的產季。但是豌豆莢一年四季都在超市架上亮相,我看新聞才知,它們可能來自海外!

          家住烏日時,媽媽種豌豆,主要吃它的枝蔓尖端,四川話叫「碗豆尖」,放入麵湯中,有股特別的清香味,我很喜歡它。媽媽種的是一般豌豆,枝蔓很細,豌豆尖也只能煮湯。我猜媽媽的豌豆尖如果採收很多,因乾乾細細,拿來清炒絕不會好吃!

         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,我們口中的「碗豆尖」變成「豆苗」,成為餐廳受歡迎的一道青菜。然後才曉得現在的豆苗,品種為葉用豌豆,它的葉片和蔓藤,身強體壯,雖也能結豆莢,量少也不好吃,埔里是葉用豌豆最大的產地。豌豆發芽後的芽菜叫豌豆嬰,也有人叫豌豆苗。有人拌沙拉生吃;也有人炒來吃。我認為味道比豆苗差太多!

    劉枋在《豆中雙鮮》短文中,說嫰豌豆粒粒碧珠,鮮美可口……它需要好搭配。「雞茸豌豆」、「雞丁炒豌豆」、「雞絲燴豌豆」,最好用雞油或豬油炒,要好雞湯,否則不夠鮮甜。看來這幾道菜不僅細緻,且極耗銀子,因為當年雞肉昂貴,是富裕家庭才吃得起的美食。而豌豆仁在我家,基本上都是清炒。

    劉枋談起嫰蠶豆,她說「嫰蠶豆比嫰豌豆還綠得可愛,吃法大致和豌豆相同。過去在北方,嫰蠶豆瓣兒加好雞湯會鮮蔴菇片兒,是有名的『素燴雙鮮』,此外還可做『奶油干貝蠶豆』、『雪菜蠶豆泥』、『豆瓣酸菜湯』。

    食貨誌網站的《台灣蠶豆的哀愁與上海豆瓣酥》文中說:鮮蠶豆又綠又嫰,自有一種奇妙的口感與香氣。雲林縣曾是蠶豆主要產地,如今北港蠶豆酥所需蠶豆都靠進口,但台灣仍買得到鮮蠶豆。食貨誌的站長說:「清明前後,北部市場菜攤上有小包的新鮮蠶豆上市,這是少數還在種蠶豆的農家心血。」

    《豆中雙鮮》文中的「雪菜蠶豆泥」,現在台北少數江浙餐廳,在極少的時間有供應。小盤綠色豆泥,放在小菜櫃內,要價卻不斐,也是識貨老饕必搶的珍饈。它的原名叫「雪菜蠶豆泥」,劉枋說是寧波菜,現在卻叫「上海豆瓣酥」,想了解這道菜的做法和長相,去食貨誌網站就能看到蘆山真面目。

      文中提到「『五香蠶豆』是把蠶豆連皮炒煮,煮時加點花椒八角之類的香料,是下酒佳品,也常出現在江浙人家的餐桌上。」不知她說的五香蠶豆,就是魯迅筆下的茴香豆嗎?百度說茴香豆的材料是老蠶豆,該文似乎是鮮蠶豆,我在網路搜索,發現江浙人在嫰蠶豆季節,做的五香豆就是茴香豆。廿多年前,我隨高市文藝協會去紹興的咸亨酒店,品嘗過茴香豆,味道很好!

        最後一段她提到「蘭花豆」和「鐵蠶豆」,這兩種都是老蠶豆做成的零食。「蘭花豆」現在叫「蠶豆酥」,是老蠶豆油炸後,口感酥脆的美味零食,還是佐酒聖品,頗受消費者青睞,在超市或大賣場都買得到。「鐵蠶豆」是我輩小時候主要的零食,因為兩角的蠶豆,可吃上半天。原因正如作者描述「口中嚼著其堅如鐵「咯崩豆兒」有趣又耐吃呀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