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前陣子好友傳來綠葉中,有個長圓形的大綠果,我一看就猜到是木鱉子,訝異的問她在那拍的?答案是:「甲仙朋友家。」

   過了4天,我參加來去農遊!在嘉義新港鄉安和村的莊家院子,看到生機盎然的木鱉子蔓藤和大大小小;綠色、紅色、黃色的木鱉子。

瓜棚下的木鱉子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更令我驚訝的是,當天我在文藝協會群族的Line,竟看到紅豔豔的木鱉子,以及對剖後橙色瓜肉,及鮮紅的種子圖片。

        我沒想到木鱉子在台灣,居然成為當紅炸子雞,處處見得到它的蹤影。我上網查它的資料,比起十年前進步些,只是資訊仍有限,只有兩三人以獵奇的心情拍照及留影,提及原住民和越南人食用。怎樣吃?語焉不詳。

  其他的資訊都和健康食品有關,也就是誇讚它的營養價值及保健功能,令我最不解的是:它明明和苦瓜是一家人,屬於瓜類,可是標題都寫「來自天堂之果」。這也是現在大家都叫它為木鱉果的原由吧!

        我忘了多年前為什麼對它有興趣?我最早在《美濃客家民俗植物誌》中讀到它,得知客家人叫它「鴨屎卵袋」,並沒把它當菜來吃,而是當做洗白上衣的肥皂。做法是挖它的根,剁成一小段一小段,使用時敲碎搓揉,有衣服越洗越白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 我在劉克襄的《失落的蔬果》一書中,讀到木鱉子。他說:「在中南部菜市場,會看到一種瓜科植物的奇怪野菜,它的幼苗、嫰葉、嫰果都是可口的菜餚……在吉安鄉黃昏市場,每斤木鱉子曾叫價到兩百元,目前每斤六十元」他在文末提到「早年有人把它的塊根拔起,拿起來當肥皂,能達到清潔的效果」。我該是看了這篇文章,才知道阿美族人吃木鱉子。

  有次和越南新住民友人談植物,她描述一種瓜的長相,問我知道它的中文名字嗎?我說它叫「木鱉子」。她又說在南部沒見過,我說好像只有阿美族人懂得吃它,去台東或花蓮部落找得到。

        她又說:「越南全年都有木鱉子,它的長相有兩種:一為圓球形;另一種為長楕圓形,前者的刺較多(這兩種形狀台灣都見得到)。如何挑選木鱉子?用手摸瓜的表皮,刺和瓜肉變軟即可。越南人認為木鱉子的主要功能是染色,卻不吃瓜肉。原來種子外包的紅色囊膜,可將糯米飯染成紅飯;也能將糕點染紅。這是越南人在婚禮、過年、生日必吃的吉祥食品。」

越南木鱉子紅糯米飯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我一直想到阿美族部落找木鱉子,有天終於想到了阿美族的唐修女,她載我到台東竹湖村,在地的林社工做我的導遊。她帶我走到部落的籬笆上,我終於看到朝思暮想多年的全株木鱉子。她說:「阿美族叫sukuy;卑南語叫umeri(由此可知卑南族也吃它)」。

竹湖村阿美族傳統木鱉子藤蔓和葉.JPG   

        我在竹湖村見到的木鱉子有兩個品種,原生種的葉子和苦瓜葉很像,變黃的木鱉子被丟在路邊,因為他們不吃成熟的瓜;我又看到掛在鐵網上,像橄欖球混身帶刺的綠色木鱉子瓜。

阿美族不吃成熟的木鱉子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導遊說:「部落每家的小菜園都會種木鱉子,一年到頭都會吃它。我們比較喜歡原生種的木鱉子,因葉子較嫰,也好吃;至於改良種(看來就是越南引進的)葉子粗糙,並不可口。」她又說:「木鱉子葉加蝸牛煮湯非常美味!」

竹湖村的改良木鱉子(越南品種).JPG  

        後來我從網路找到台東牧童呆人餐廳,推出的阿美族木鱉子料理菜單:⑴嫰葉或未成熟嫰瓜與蝸牛一起煮湯;⑵嫰葉與小魚乾煮湯;⑶嫰葉與龍葵、蘆葦心、兔兒草煮湯;⑷素炒切片的嫰瓜⑸嫰芽煮味噲湯。

        劉克襄在木鱉子文中說:它成熟的果肉呈豔麗橙紅色澤,原住民拿來拌飯,味道甜美如南瓜炒飯……」和我實際接觸有點出入,因為阿美族沒有這種吃法。

  會將鮮紅色的種子囊包拌飯(不是瓜肉),其實是越南人。我在某次新住民聚會中,嘗到家住台南的越南姐妹做的紅糯米飯,它並沒有甜美的味道,反而靠椰漿香氣讓它更可口。至於它為何叫木鱉子?原來它的種子像極了木雕的鱉,我有圖為證!成熟的木鱉子種子有毒,不可食用!

        罕見的「鱉上樹」,是我們在安和村莊家尋寶的標的物,大家都對「鱉上樹」好奇,一直找「鱉」,最好笑的是有人把紅龍果說「鱉」。幸好栽種木鱉子的主人莊先生,站在綠油油的棚架前開講,他說:「我種的木鱉子是越南新住民引進的,我教你們認識公花和母花;它最特殊的是植株分公母!」

鱉上樹圖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我們還沒聽懂,莊先生領大家走進瓜棚下,指著有粗壯莖的木鱉子說:「它是公的,只開公花!」他又指旁邊兩株瘦瘦的木鱉子枝條說:「那是母株!」不幸種的木鱉子都是雄株或雌株,就沒果可收,這是老農民才會發現的祕密。

公的木鱉子莖幹.jpg  

        莊先生透露木鱉子現在的行情:木鱉子一粒種子120元;木鱉子1150元。我忘了問他:在那裡買?

        我猜莊先生初次種木鱉子,因為他對如何吃還不太清楚,對木鱉子的功能 侷限在養身價值,而他現在以奇珍異果和大家分享。

安和村莊先生介紹木鱉子生態.jpg  

        木鱉子在雲嘉農村還是稀客,所以看過或食用的人不多,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木鱉子吃法,基本上將瓜肉去皮煮排骨或雞鴨湯;有人先除去種子,將紅色囊肉一塊煮,成一鍋紅通通的木鱉子肉湯;還有人將去了種子的紅色囊膜打成果汁。

        按說農村的越南新住民不少,她們該會教大家如何煮紅糯米飯?我想起越南友人曾說:「我們不吃木鱉子肉,只用紅色囊膜染色」;網路上介紹木鱉油說到:「木鱉子可食用部分為紅色種子外膜」。所以越南新住民對木鱉子做菜興趣缺缺!而我在花蓮東大門夜市阿美族攤位拍到的木鱉子,擺的是未成熟的綠瓜,看來阿美族堅持傳統吃嫰瓜。木鱉子在農民、阿美族、越南人的廚房,料理手法差異真大!

莊家未成熟的木鱉子  

        2004年美國農業部對木鱉子的研究報告,指出它的茄紅素比蕃茄高七十倍;更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……」於是木鱉子成為健康食品的新寵,生技公司從木鱉子紅色囊膜中,萃取或提煉精華(我不知方法;也找不到相關報導)總之,紅色木鱉子油問世!

        越南河內超市買得到小瓶裝的木鱉子油,可以拌飯吃;越南人會直接喝油,因為它對視力保健效果極佳。網路上銷售的健康食品木鱉子油,都裝入膠囊,比喝油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 我猜木鱉子走進我們廚房不容易,如果生技公司能大量收購木鱉子,生產對人體有益的木鱉子油,讓農民改種高經濟附加價值的農作物,那該多好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