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大麥屋有機廚房最近開的課,不是義式料理,就是歐法料理,以及烘焙課,都是我喜歡上的課。614日「羅馬經典香煎豬里肌」和「普利亞燉菜」的老師,是在嘉義開義大利餐廳的黃佳祥師傅。

黃佳祥師傅教學現場  

 

  沒上這節課前,我從未想過羅馬豬排和中式豬排、日式豬排有何不同?當老師拿起肉槌敲打排骨肉時,我覺得很平常;沒想到老師將打得如紙片的排骨肉,摺疊後,再敲打一遍;敲打還沒結束,他再把肉片摺疊,再敲打。

 

這樣一來,大里肌的肉絲都敲碎了。然後老師將肉片整理及塑形,成為一片楕圓的豬排。再將豬排兩面灑點鹽、黑胡椒,再沾上細麵包屑。

 

  這時同學發問:「豬排要不要沾蛋汁和麵粉?」老師說:「那是和風豬排的特色,妳們不覺得日式炸豬排,看來很大片,其實肉不厚,因為沾了太多粉。所以吃日式豬排,好像吃麵粉。」

 

我想不僅日式豬排,日式炸蝦不也如此。我發現日本料理店的炸蝦,麵衣和蝦子的比例配得不錯,都很好吃。但在吃到飽的餐廳,很難吃到美味的炸蝦,我猜是成本的考量吧!印象最深刻的是:有次在原住民部落吃辦桌,上來一盤日式炸蝦,沒想到剝開麵衣,裡面竟是穿了厚重棉衣的小蝦,真是騙很大,滋味自然很抱歉!

 

和風豬排在一鍋油中炸得金黃,一口咬下,酥脆可口;羅馬豬排不下油鍋,而是在平鍋內煎熟。比較特別的是:煎豬排的油是植物油和奶油各半,煎熟的豬排很香。

 

看到幾乎被敲成肉泥的羅馬豬排,想來肉質極嫰,但又不像漢堡沒口感。果然,進入嘴裡的羅馬豬排,在薄薄的麵包屑下,是既厚又嫰的肉片,它少了和風豬排的油膩、中式豬排的乾澀,真是好吃極了!

 

我上過的義式料理課,幾乎每位老師都會教油醋汁的黃金比例,即:橄欖油3,紅酒醋1,然後拌勻。我總覺得一個人吃生菜沙拉,先調油醋汁實在麻煩,依然照老辦法,橄欖油、紅酒醋、鹽、胡椒粉一起倒進生菜裡,再來拌勻。我覺得橄欖油比醋多的生菜沙拉,味道好多了!

 

黃師傅怎樣拌「生菜沙拉」,他不事先調油醋汁,而是先把生菜放在不鏽鋼調理盆中,再倒入橄欖油,然後以打蛋器把油拌入菜中,就是盆中看不到油漬。接著再倒入紅酒醋,也是拌到醋被菜吸收。再加入鹽、黑胡椒粉,最後倒入蕃茄塊。

 

同學問:「為什麼蕃茄最後下鍋?」老師說:「蕃茄不會出汁,生菜沙拉才爽口。」幾十年來,我拌的生菜沙拉,最後總會出一堆水,原因是調味料一起放入。老師這樣拌的生菜沙拉,放了10分鐘,依然乾爽;又因油和醋都被菜吸入,吃起真是美味可口。

 

黃佳祥師傅不藏私的傾力傳授,真是感恩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ng0802 的頭像
    wang0802

    王蜀桂的道聽塗說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