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最近法國畫家「米勒」紅遍台灣。儘管他已作古百多年,卻因他的原畫真跡,第一次大規模來台亮相。再加上主辦媒體的廣告奏效,於是沒看「米勒」畫展的人,好像是跟不上時代,更是沒藝術氣息的俗人。

     我就是俗人之一。不想湊熱鬧的理由是:宣傳越大,臨場的失落感也愈大。因為前幾年常有這類飄洋過海的藝文展覽,我不僅專程北上朝聖;如果南來,還會再看一遍;甚至連導覽手冊都採購。也因此,我發現許多歐洲畫家,以聖經故事或教會節慶做題材的畫作,美術館或藝術大師常因無知而曲解畫中的意義。

記得我上過一位據說在英國拿到藝術史老師的課,她介紹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畫,先秀出瑪利亞和童年耶穌及約翰(表哥)的畫面;然後又介紹莎樂美捧著施洗者約翰頭髗的畫作;最後是耶穌被釘十字架。她指著十字架下的瑪利亞和另一個男子說:「他是施洗者約翰!」

     我忍不住嗆她:「施洗者約翰的頭,不早就被希律王砍了!」她怔了一下,答得很妙;「這是畫家想像的情況!」

     如果我是這位老師,我一定要反問提出異議的學生,為什麼?遺憾的是,她根本不給我機會,我當然也不告訴她理由。

那時我才發現,天主教在翻譯聖經人名時,用了些心思,耶穌的表哥譯為「若翰」,而站在十字架下的是耶穌最愛的徒弟,名叫「若望」,這樣不管是否為信徒,決不會把聖經中的人物混淆。可惜的是,基督新教的知識份子多,聖經人物的中文譯名,普遍採用新教的名字。

其次,很多志工導覽照著培訓課程或書面資料,像盡責的九官鳥,針對不同的參觀者,說著相同的專業用語。許多急就章的志工,只背誦了與展覽相關的話題,只要有好奇觀眾挑出疑問,他們不是答非所問,就是搞失蹤。

記得有次看某單位舉辦的敦煌展,我問志工導覽有關色彩的來源,就因為題庫未收,志工茫然不知。我走到第三個展室,立即找到答案。我不知志工受訓時,居然沒走過所有的展場!如果對一場展示都不願下工夫,又未要求志工閱讀相關的資訊,怎能給參觀者正確且豐富的知識饗宴呢?

     再說到米勒的畫作,這個畫家躲在農村繪畫,人物是寫實,畫面呈現的卻是聖經故事。前幾天有位大師在報上寫篇「『晚禱』如果不叫『晚禱』」,他認為有人譯為「晚鐘」是不對的。

     可是以一個天主教徒來看,為什麼不對?因為從那一幅場景,我們立即可知是誦念三鐘經。在傳統的天主教社區,每天在早上六時,中午,及下午六時,教堂鳴鐘三次,提醒信眾要暫時放下一切,默想天主子降生成人的救世計劃,從而讚美感謝天主。既然名為三鐘經,黃昏時念的第三鐘,簡稱為「晚鐘」,有何不妥?

     天主教和佛教相似,有許多固定的經文,三鐘經的禱詞共分三句,是耶穌降生成人奧蹟的簡化。「主之天使向瑪利亞報告,她因聖神受孕。」「我是主的婢女,請依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。」「天主聖子降生成人,居住在我們中間。」每句中間穿插一遍聖母經。

最後以「請眾同禱!懇祈吾主,以爾聖寵,賦於我等靈魂。俾我凡由天神之報,得悉爾子耶穌基督降孕者。因其苦難,及其十字聖架,獲享復活常生之光榮,因我們的主基督,亞孟。」來結束。

     大師又說:這張畫的法文原名ANGELUS……我從天主教真理台的網站,找到有關三鐘經的資訊,文中說:三鐘經的拉丁文原稱「Angelus」,是天使之意。為什麼取天使名,只因禱文第一句「主之天使向瑪利亞報告」,這和論語篇名來源很像。法文並沒有特別的名稱,只是沿用拉丁文的第一個字,也因為法文是拉丁語系,很多字是共同的。

大師認為ANGELUS的祈禱詞在歐洲基督教信仰的國家傳誦了千年。可是從天主教真理台網站,談「三鐘經」緣起的文章,指出最早是十三世紀的聖方濟各因到耶路撒冷,從回教徒一日五次敬拜得到靈感。聖方濟各回到意大利開始推廣,直到十六世紀,教友誦念三鐘經的習俗,才在法國展開。

其實這點的錯謬,一般讀者根本察覺不出問題。只是想到大師如果肯上天主教網站看看,就不會把最簡單的祈禱文說得不清不楚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