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短短九天的印度之行,除了來回搭飛機兩天,再加上一天一夜的火車行外,我們在印度兩大都市僅逗留六天。在這極有限的時光,我們參與了主日彌撒,王修女發終身願的大彌撒,以及兩台平日彌撒。

不管在加爾各答或新德里街上,路邊只要有聖堂,又不趕時間,我們就進去朝拜聖體,偶爾我會錯覺自己參加「朝聖團」,而非志工及生活體驗。然後想到姜樂義這位平信徒,沒有神職人員的光環,事先很難得到當地教會支援。他卻靠著天主的護祐,印度僑生「歡常」的接洽,竟帶領我們走訪八座聖堂。讓我們這群教友,在旅途中身心靈都照顧到,真是難得。

走馬觀花的印象,兩大都會路邊可見到的教堂,多半是哥德式建築,有些鐘樓不是歐式尖錐形,而是改良的印度塔樣式。聖堂祭台、態像、都是歐風,幾乎見不到任何印度風。我努力的看態像、聖像,希望看到穿「紗籠」的聖母像,穿格子裙的耶穌像。結果這幾座大小聖堂裡的態像、聖像,全是西方人,看來印度教會不流行本土化。

我們走過的聖堂,最常見到的聖像是慈悲耶穌及永援聖母像,教友似乎很喜愛他們,在這兩幅像前祈禱。其次,我發現印度聖堂內苦路像的花樣較多,有些聖堂只有十字架。

我從資料上得知,印度夏天(4月~5月)的溫度,經常高達攝氏四十五度。可是我們走過的大小聖堂,沒見到那座聖堂有冷氣設備,電扇仍是降溫的要角。去年我拜訪雲林的鄉下聖堂,發現即便平房建築,竟也都有冷氣,兩相比較就可看出台灣的富裕。

我把參觀過的八座印度聖堂,分為三大類型:庭院深深的座堂;風味各異的本堂;修會的小聖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庭院深深的座堂

加爾各答維多利亞紀念堂附近的聖保羅教堂,擁有極大的庭院,綠草如茵。教堂是院中的主角,也是那地區最醒目、最宏偉、最精緻、最漂亮的建築。它的建築風格是哥德式,雖也有不少小尖塔,然而鐘樓卻是方形,四個角上卻是小尖塔。較特殊的是:不管房屋線條或尖拱窗戶,都像滾上不同紋路的花邊。如果不想已置身在貧窮的印度;如果沒有不時從公車、私家轎車中走出來,身穿紗麗的印度女子,我還真以為到了歐洲教會。

我們一直以為它是天主教的主教座堂,我看了馬克.涂立的「印度沒有句點」,因書中提到這座教堂,他說:「哥德式的聖保羅主教座堂,其教堂塔樓的形式,完全依照英國基督教聖公會的主教堂坎特伯利大教堂……加爾各答的主教座堂依然保存聖公會高教會派,主張在教義、禮儀和規章上,大量保持天主教的傳統禮拜儀式。」

由於我們到該堂的目的是為「上廁所」,加上那天是主日下午,去望彌撒的人擠滿聖堂,我打消進堂觀賞的好奇心,只在庭院為聖堂照張相。照馬克.涂立的說法,相信我們進入教堂,可能還未察覺到了聖公會的地盤。

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在鮑斯高大堂發願,感覺該堂位置較偏僻,因而有很大的庭院。進入鐵門就可見到天使雕像,迎接朝拜天主的信友。從該堂簡潔、空曠的庭院看來,頗有鮑斯高關心青少年的氣氛。

說到聖堂建築的外表,感覺上是印歐混血作品,因為從聖堂本身建築看來,它彷彿哥德式建築,可是兩座尖塔卻有印度風情。位於二樓的聖堂,祭台很特殊,十字苦像居中,下方是聖體龕,上方則是大幅彩繪的聖母抱耶穌聖像。苦像兩旁及上方各有兩座白色態像;聖體龕兩旁則是朝拜聖體的天使雕像。我覺得如今台灣聖堂的祭台,多半只有耶穌苦像,很少有此畫面,所以令我印象深刻。

第三座大聖堂是德里市的主教座堂,也有個大院子,感覺都舖水泥地。聖堂的建築式樣該是仿十七世紀文藝復興式,屋頂正中山牆上是耶穌雕像,兩旁為印度式的三樓高塔,想來該是鐘樓。

聖堂的入口是拱形木門,讓人眼睛一亮的是:木門兩旁的磚牆上,各掛一束以紅、黃、白劍蘭為主,放射如太陽的花束,真是好美!祭台背後是拱門,它的上空則是圓形屋頂,整座聖堂洋溢古典風情。

這座聖堂另有兩件令我難忘的事:一是進堂就可見到兩個奉獻箱,其中一個註明「為幫助窮人」,我忍不住想這座聖堂該是遣使會所有。其次,聖堂庭院大門外,有個女人帶小孩擺攤賣念珠、聖牌、聖像,價格都很便宜。由於時間短促,我們沒時間光顧她的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風味各異的本堂

我們在加爾各答拜訪的第一座聖堂,也是我們在印度望主日彌撒的地方。那座教堂在一條老街旁,外貎看來就像一般辦公大樓,沒有人帶領,旅人根本不知道聖堂就在二樓。

當天我們先後到這座聖堂兩次,第一次是拜聖體,第二次才是望彌撒。這座長條形店面的聖堂,高度算兩層樓,是橫躺的格局,祭壇在右前方的一隅,教友座椅圍繞祭台。參與主日彌撒的教友不少,幾乎坐滿聖堂,從他們的穿著,感覺上多是白領階級。由於我們事先報備,本堂特地為我們在正中間,留了第一排的座位。我們的團員,在彌撒後為教友唱布農族聖歌,得到很多掌聲,相信台灣原住民的歌聲,深深的烙在印度教友心中。

在加爾各答的街道上,在步行的途中,我們見到一座路衝的聖堂,從它拱形的窗戶,既高又圓的石柱,及一個圓椎形的鐘樓,散發濃郁的聖堂風味。我們進入聖堂,祭壇後的彩色玻璃嵌鑲畫,令人驚豔。九張圖案正中為耶穌苦像,聖母及若望站在十字架兩旁。苦像之上為天主聖父,之下為最後晚餐耶穌與宗徒相處的畫面。

聖堂後牆有聖人的雕像,刻得栩栩如生。我覺得興建該堂的神父,該是位藝術愛好者,在他精心設計下,讓整座聖堂洋溢宗教之「美」。走出聖堂,佈告欄一則招生訊息的廣告令我難忘,它的內容大概是:「教育就是力量,請參加英文班!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特殊團體的小聖堂

三座小聖堂都在加爾各答,先談Mother House的聖堂,最大的特色是沒有一張跪凳和椅子,只在沿牆邊釘一條木椅。我突然發現,同樣長條形建築,台灣人習慣直形排列;可是在印度,卻喜歡橫躺成凹形的方式。

接著介紹耶穌會中學內的小聖堂,它似乎是兩間教室改造。祭台前是挑空的兩樓高,後面座椅之上仍是二樓。聖堂因窗戶多,光線足,加上線條簡潔,色彩淡雅,聖堂洋溢濃郁歐風及時髦感。

歡常特地帶我們參觀聖衣會隱修院及小堂。位於加爾各答高級住宅區的隱修院,建築物具有濃濃的西班牙風味。小聖堂祭台後的牆上為聖母聖衣圖,左邊為聖十字若望像,右為聖師大德肋撒像,聖衣會氣息濃得化不開。

我們的團員原在祭台前唱布農族聖歌,起初只有兩三位修女欣賞,她們聽出味道,邀集所有修女到聖堂聆聽。隔著鐵窗,廖金池賣力的指揮,曲冰教友大聲的以母語歌詠上主,真是幅感人的畫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