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又搭公車、坐渡輪兼步行,千里迢迢的到旗津看印尼姐妹的教學,七點多了,只看到三四位學員。今天是熟悉的姐妹教做芋頭粿。在台灣人的腦海,芋頭粿該是厚厚方方的造型,沒想到她的粿放在圓盤內,只蒸十分鐘,中途還加炒過的蝦米,起鍋再舖滿辣椒末、葱末和炒香的紅葱頭。

印尼版的芋頭粿.JPG  

     印尼的芋頭絲加花生,也是很奇怪的組合,因為台灣人很少油炸芋頭絲,再和糖、花生、辣椒拌合在一起,據說是下酒的小菜。我看那一大鍋的小菜,沒有一點想嚐的念頭。

芋頭絲加小魚乾加辣椒的小菜.JPG  

     有些學員好像算準時間,當兩道點心起鍋,他們才姍姍來遲,然後就走進冷氣房,開始享用及打包。

     接著出現一道類似湯圓的印尼甜點,對印尼姐妹用香蘭精著色、著味。我有點疑惑,因為東南亞人的綠色,習慣以香蘭葉打汁,萃取綠色的汁液來取得。她為什麼用化學的香蘭精呢?她的答案是台灣沒有專為染色的綠葉,我問東南亞姐妹是何種葉子?大家都不知道(註:其實就是香蘭葉,萃取汁液不困難但費時費事,顏色又不亮麗,何必自找麻煩!)或許在印尼的都市人,早就習慣用化學香蘭精,難怪每家印尼店都買得到!

香蘭精的傑作.JPG  

老師用開水揉糯米粉,看來和燙麵很像。我讀過不少米食的食譜,沒有專家教讀者用開水揉粉,反而建議把一塊粉糰煮熟,再揉入粉糰中。兩法相比,這是個好方法,家裡有糯米粉,我想有空時試試看!但絕不染色。(註:我最近試做,發現效果不好,或許未掌握竅門,還是用老辦法!)

     湯圓內夾椰糖,據印尼姐妹說,這種點心是道地的印尼食物。在揉粉之前,老師把椰子粉加香蘭葉蒸到水開。然後把做好的綠湯圓煮熟,再滾上軟化的椰子粉。

     我想起曾見友人教我們做類似的點心,用的粉是日本進口的調理粉,揉好就可塞入饀,再滾上椰子粉,即可食用。那種粉價格極昂貴,我除了嫌貴外,還對食品安全性有所顧慮。

     搓綠湯圓需時間,學員全部消失,我猜她們根本不想看製作過程,因為誰不會做湯圓?

     有人開始為下節課點菜,一人說:「老師教我們做薑黃飯!」答案是:「那很麻煩,時間不夠,還要燉牛肉……」另一個接著提議:「那就薑黃飯配青木瓜涼拌!」

     我看老師直搖頭,卻又不想告訴台灣姐妹薑黃飯和青木瓜怎能搭配呢?其實薑黃飯是很值得介紹的文化知識,旗津姐妹最多只告訴台灣人「印尼人的大節日、結婚、孩子滿月,薑黃飯是不可少的食物!」

我想她們不知薑黃的其他功能?以及薑黃在印度人的文化意義,錯過文化交流的良機,真是可惜!

     九點以前我就離開教室,回憶一晚的課程,腦海中的畫面,儘是三位印尼姐妹輪流站在爐前忙碌。我的心中為印尼姐妹抱屈,她們彷彿輪班為台灣人做廚子,食客卻是由納稅人買單請來的。

我不知一期課程結束後,學員對印尼有多少認識!對多元文化有多少概念!(寫於2008年)

(後記:我上過不同地方不同老師的烹飪課,這班同學的學習態度該是最差的。我不知是否因他們都不必交任何費用,因而不珍惜難得的機會?或許老師太沒教學經驗,學生有疑問也得不到解答?於是無法吸引他們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ng0802 的頭像
    wang0802

    王蜀桂的道聽塗說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