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馬來西亞華語片《天天好天》,片中住安老院的林丹,在吉隆坡女兒家為外孫女做家鄉檳城的「亞參叻沙」,特地去市場買回亞參皮。「亞參皮」是什麼?我在網路先搜尋亞參,那曉得跳出來的幾乎都是亞參即羅望子。我再打亞參皮或亞參片,答案不約而同都是「亞參皮、亞參片就是羅望子皮」!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也太離譜吧!我對羅望子的樹、花、果實及利用都熟得不能再熟,它的簡介如下:「羅望子是豆科酸豆屬唯一的品種,為熱帶喬木,可長到20米高,葉子是偶數羽狀複葉,果實為褐色的豆角似的莢果,莢內有軟的果肉,及堅硬的種子」。羅望子的果肉像我們熟悉的龍眼肉,只是棕色果肉上佈滿細絲;它的皮也像龍眼殼,怎能切成片呢?它絕不是亞參皮或亞參片,這則解說真令我費解!

羅望子膏.JPG  

 

我再查「亞參果」,居然看到自己寫的亞參果,原來我在羅望子那篇文章中說:羅望子又名酸豆、酸角、酸梅、酸子、九層皮、泰國甜角、亞參果。由於抄來的資料,我從不記得這三個字。再看我那篇文章,羅望子用的是它的學名Tamarind。它是阿拉伯語的tamar (熟棗的)hind(印度)二語組成,指印度棗樹之意。妙的是在羅望子的網頁裡,竟見不到我這篇介紹「羅望子」的文章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維基百科的「亞參叻沙」,說到它的製作過程:……在熬製魚湯過程中,加入薑花、南薑、香茅、紅蔥頭、辣椒、叻沙葉、羅望子和亞參果片。其中「Asam」在馬來文中意味「酸」。原來「亞參」是馬來文的形容詞而非名詞,所以有酸味的豆莢和果片,都叫「亞參」,馬來人自會分辨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突然想起友人曾在「羅望子」文中,提起藤黃果,找出她的大作,果然亞參片就是藤黃果片。她也是寫那篇文章才知asam gelogor的中文名為藤黃果;羅望子的馬來名為asam jawa。這兩種都帶酸味的食材,常結伴出現,原因是藤黃果有濃郁的果香,但酸味不足,正好與酸味強烈的羅望子互補,成為魚湯的好搭檔。  

 

總之,Asam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食材,一個是乾豆莢;一個是果實,網路上許多寫者只看asam,就都寫成羅望子皮,莫非天下文章一大抄!根本不思考其中的差異。我更懷疑那些寫者,絕不是馬來西亞華裔,因為他們對這兩種東西非常熟悉,那會犯此錯誤呢?

羅望子.JPG  

 

在藤黃果的網頁,只見到有關減肥資訊,幾乎看不到藤黃果的廬山真面目,我打了六個相關的名詞,看了幾十頁的數百條說明,勉強找到幾則有用的資訊。藤黃果的學名為(Garcinia cambogia)是雙子葉植物綱藤黃科的一種喬木,樹高2030公尺,每年58月結果,它的果實大小如柑橘,外表像南瓜,還有幾條纖溝,原產地為南亞低山坡地潮溼的密林中。藤黃果切片曬乾後叫亞參皮或片,是咖哩的香料之一。

藤黃果.jpg  

 

        我還想多知道與藤黃果相關的資訊,於是在網路上努力的搜尋,找呀找!皇天不負苦心人,我終於找到採收藤黃果及加工的資訊。馬來西亞的藤黃果產地在霹靂州的「武吉干當」和「江沙」。在武吉干當做此行業的農民都是馬來人;而江沙都是華裔。

 

藤黃果生長在低山坡地潮溼的密林中,當然是天然野生的果實,每年採收季來到,採果人紛紛上山採果。做香料要採變黃的熟果;未成熟的青果,是做美容與瘦身的聖品,因此青果比黃果值錢。

 

藤黃果的加工程序是先把果子橫切,削成薄片。這要刀工極佳,才能切得完美無損,才能賣到好價;接著要在陽光下曝曬,且要不停得翻覆,才能曬得均衡透徹,賣相好,價格自然高。如果天公作美,藤黃果片在烈陽下曬一天即可;陰雨天要2~3才能乾;如被雨淋到,果片生霉,只有拋棄。

 

藤黃果片(亞參皮).jpg   

        以往藤黃果並不值錢,但被人發現有美容及瘦身的功效後,它的身價水漲船高,也吸引不少人投入此行業。有企業頭腦的華人,把原本做不同工作的人,組成一條龍的團隊:第一組人員專門去山上採果;第二人員負責削果切片;第三組人員負責翻曬果片。這樣各司其職的分工,除了節省成本,成品的品質更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由於藤黃果的需求量大增,供不應求的結果是行情大好,於是有人在果園種植藤黃果。霹靂州埔地的華裔農民曾貴興從2007年開始種植,他的藤黃果有4個品種,從葉子的大小區分果實的大小;果實雖然大小不一,味道卻無分別。人工種植的藤黃果,可能因養分夠,一年竟然可兩收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從網路抓了藤黃果的相片,希望看此文的讀者,認識它的長相。同時也知道在馬來語中,叫asam的除羅望子外還有藤黃果,不要再搞混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