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東市南王村普悠瑪傳統文化活動中心,是卑南族猴祭、大獵祭的主要場地。當年設計者,很用心的將卑南族的神話與傳說故事,以浮雕嵌在圍牆上。其中有幅以一大束小米為中心,左上角有三個達悟人和小船,他們似乎和一對男女有所爭執。

小米神話雕刻.JPG  

小米束的左下角有個小孩坐在鯨魚上,朝著右邊的陸地前進。這幅畫述說什麼故事?相信除當地老人外,一般人根本不曉得小米、蘭嶼、鯨魚和卑南族有何關聯?

宮本延人在「台灣原住民民族」書中寫著:「卑南族舉行祭祀時遙向蘭嶼、綠島方向供獻祭品」。而這祭祀就是「海祭」,也叫收穫祭(muralijavan)。

左上角是卑南族對小米來源的傳說故事,據說該族的祖先,早就知道對面的蘭嶼有神奇的小米,煮一粒就夠一個人吃,家裡有多少人便煮多少粒。卑南族人很想得到,可是被大海阻隔,無法取得。後來有棵榕樹的樹根,向東發展,竟越過海洋直到蘭嶼島。

卑南族女子ruviruvi和未婚夫沿樹根到了蘭嶼,在那裡發現小米,就偷了一些藏在身上,準備帶回家鄉。當他們要離開蘭嶼,達悟人趕來搜身,不讓他們將小米帶回。幾次失敗的嘗試,讓他們想藏小米的好地方,那就是男人的包皮,女子的陰部。也因此他們通過檢測,從樹根走回家。

Ruviruvi在半途因內急而方便,結果小米隨尿而沖走。還好未婚夫的小米種子,安全的帶回家鄉,趕快在自己房屋四周播種、培植,小米最後成為卑南族的主食。

原來一粒小米就可飽食一人,後來因一孕婦偷懶,想一次煮很多小米,就不用頓頓煮飯。卻沒料到小米太多,煮時米飯不斷外溢,不僅埋蓋孕婦,還繼續外流,從此以後一粒小米不能飽人。

那個小孩坐在鯨魚上,則是傳說發生在卑南部落的故事。小孩名叫「塔基俄」,因常偷鄰居的食物,被人當場逮住後,受到全村人的唾棄,他的親友也因此覺得極羞愧。有一天,弟弟庫拉盧魯易約他到綠島打獵。他們分開守候獵物,因時間太久,弟弟覺得無聊而返家,卻在過了跨海木橋時,將橋砍斷。

塔基俄獵不到動物,又沒見到弟弟,於是決定回部落。沒想到回家的橋斷了,他想走回綠島,那一端的橋也斷了,這樣來回走三趟,苦思半天,就是找不到如何回家?後來有隻鯨魚出現,願意揹著他渡海,鯨魚在出發前提醒他:「我會潛入水中,如果你覺得快窒息,拉我的腮一下,我就會浮上海面,讓你呼吸。」

塔基俄在鯨魚的幫助下,平安的回到卑南部落。鯨魚臨行前對他說:「當小米收成時,請部落的人帶食物到海邊來祭拜我。」說完牠就游回大海。

傳統慶日雕飾.JPG  

卑南族至今每年七月中旬舉行的海祭,似乎只剩下南王部落。他們選在海邊,朝蘭嶼方向祭拜,主要感激帶小米到卑南部落的兩位祖先,教育子孫要飲水思源。朝綠島方向,除了感謝鯨魚救命之恩,也是教育子孫要有道德意識,否則親友會「大義滅親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