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 「南國一家親」季刊,今年新設「翻轉生命故事」專欄,訪問有自己事業(比如開店;農場經營……)的新住民,希望對讀者有「見賢思齊」的鼓舞功能。主編阿貞很快找到兩位越南姐妹,一是在武廟黃昏市場經營魚攤;另一位在美濃,和老公種植橙蜜香蕃茄,且自產自銷。

惟娜的小吃店廚房.JPG    

 

我們想找一位自己開店的印尼姐妹,阿貞的網絡中找不到合適的對象,我想起認識十多年,現是國際家庭協會社工的秀美。她說協會的會員中,正好有位創業成功的印尼姐妹,她的故事很傳奇!

 

        原來她來台做家庭看護工,之後嫁給台灣人,從移工變成移民。她起初在夫家的家庭工廠幫忙,後來從秀美那兒知道,南洋食品進口大盤商的電話,她先開間小店,從雜貨零售開始經營,不久就做中盤,批貨給附近的小雜貨店,生意越做越好,現在還租倉庫囤貨!

惟娜的倉庫.JPG  

 

我以為她住在鳳山,秀美說:「大寮那邊!」我將她的故事轉告阿貞後,兩人馬上決定「她」就是我們要書寫的對象。阿貞和她連絡後,在約定的那天,開車載我和季刊印語版的譯者麗娟,一起拜訪這位傳奇的印尼姐妹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們找到位於路邊的雜貨店,才發現店在靠大寮的林園區中厝;其次我們以為她只賣印尼雜貨,卻沒想到店名叫「印尼越南食品」,店裡找得到越南食品;更意外的是靠街的店面是小吃店,賣豬腳飯、滷肉飯、包便當及不同口味的麵食。再細看,賣的都是台灣人常吃的飯麵,而不是印尼人的口味。

貼在店牆外的廣告.JPG  

 

        從店名我們才知道她的名字是惟娜,我們第一個疑問是:為什麼賣台灣味?惟娜的答案是:到店裡吃飯的人,基本上都是中厝當地人,採購或到店裡唱卡拉OK的印尼同鄉,多半在大發工業區上班,只有晚上或假日才有空,他們通常在工廠解決三餐。至於附近的印尼看護工,都是待在家裡照顧老人家,不可能來店消費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惟娜的老公是廚師,曾在自助餐廳工作過,所以他能燒得一手好菜。惟娜跟著先生學做台灣菜,現在已能獨當一面。店裡唯一的道地印尼美食是「印尼炒泡麵」,我問惟娜怎樣做?

 

她馬上示範:先把印尼炒麵(泡麵)加油菜(惟娜說炒泡麵,用油菜最搭)在沸水中川燙,撈起。炒菜鍋中放豬油,打顆蛋,用鏟子把蛋炒香,再把煮好的泡麵和菜放入鍋中拌炒,再加上泡麵袋內的調味料,美味的炒泡麵就上桌了!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在店裡看到「班甲」,我問惟娜「它是什麼東西?」沒想到惟娜馬上從冰箱拿出三隻小鳥,很快的炸熟,端上桌讓我們品嘗。惟娜老公說,班甲是台語,國語叫班鳩,他們向工廠批貨,除了店裡賣外,附近客人也可買回家自己炸。

班甲與印尼炒泡麵.JPG  

 

        班鳩!有人專門養牠,還多到工廠加工做冷凍食品?我的疑惑只有古狗能幫忙,於是上網找答案。這才曉得班鳩至今仍是野生,自然沒有人大規範養殖。我又依稀記得當天提到鵪鶉蛋,難道是牠嗎?

 

        原來班甲就是鵪鶉,坊間也稱「香檳鳥」,還有人叫牠「台灣春雞」。我在網上只找到專養母鵪鶉生蛋的農家,也從他們文章得知肉用鵪鶉,該是公鵪鶉。鵪鶉肉很嫰,感覺比雞肉好吃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惟娜和老公認識,真的是則愛情傳奇,他們的媒人是手機號碼。原來台灣男換了手機號碼後,有天想知道,以前號碼的新主人是什麼人?於是撥號,沒想到有人回應,那就是在新竹照顧老人的惟娜。「千里姻緣一線牽」是他們的寫照,而兩人初次在左營高鐵站相逢,彼此都耍了小心機,結果卻是彼此滿意,造就一樁好姻緣。他們有個四歲的男孩,現在讀幼稚園,如今惟娜又懷第二胎。

店內陳列食品的一.JPG  

 

        聰敏的惟娜是做生意高手,而且不斷擴大經營項目,除了熱食及雜貨外;街坊鄰居需要照顧工,她會告訴做仲介的朋友,同時也幫忙需要的家庭,事成後友人會送紅包答謝;大寮及林園到高雄市中心極遠,交通也不方便,移工需要寄東西返鄉或寄錢回家都是困擾,惟娜伸出援手,幫助他們,自己也能賺點小錢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看著忙碌的惟娜,談她的婚姻,孩子及店裡生意,比華人還勤奮及能幹,真令人敬佩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