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 前幾天逛內埔老街,原來的目的是為見識百年酒廠及甜酒釀,結果最大的收穫,卻是無意中闖入的「阿招姊面帕粄」工作坊。

有畫面的名片  

 

        因為「阿招姊面帕粄」工作坊位於小巷的深處。至於小巷的寬度,只容兩人並肩而行。我們為什麼能摸到巷子裡的工作坊,主因在於牆上畫的箭頭;其次在平常日,老街沒什麼景點可看,多看個地方不吃虧!再說在彎曲的小巷穿梭,有探險的樂趣。

        箭頭終點是面帕粄的工作坊。小小的空間,左邊有兩座傳統爐灶,較大的灶位於中間,它的左邊爐口較小,架了一個古早的煮飯鍋;右邊大鼎內是沸騰的水,面帕粄靠這鍋滾水蒸熟。另一個灶的體型較小,靠著屋角,看來平時多半閒置,或許生意火紅時(比如文史工作室辦活動;或春節前),才輪到它發光、發熱。

 

在灶的旁邊,堆了一些木柴,原來灶仍用柴火,如何掌控火力,可是大學問!據說用傳統柴火蒸熟的米食,比用瓦斯或電力要好吃。我覺得奇怪的是,一般灶擺放木柴的小門,多位在灶的中間;而她們家的木柴,卻從上往下放,不是門而是張著大口,且位在灶的右邊。我猜灶門改在右邊的原因,是避免煙灰沾到白色面帕粄上。

 

灶的對面有張長桌,蒸好的白色米粄,一張張的摺疊起來,好像白毛巾,所以內埔客家人不叫粄條,改叫面帕粄。做好的面帕粄下方,兩個不繡鋼大方盤內躺著蒸好且正納涼的面帕粄。長桌旁的椅子上,有一桶米漿,它是面帕粄的前世。

 

不停製作面帕粄的手作達人,不因為闖入兩個不速之客,而面露不豫之色,反而和我們親切又自然的哈拉起來。從聊天中我們才知道阿招姐是她媽媽,她們家做面帕粄有80年歷史,她是第3代傳人,名叫王惠美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工作坊內有三個方盤,一盤在鍋中蒸時,惠美把已涼的面帕粄取出,摺好,然後在方盤內抹油。再拿大杓將米漿攪拌後,放進方盤內,然後走到大灶前,把方盤內的米漿抹平,放在以四根木棍綁成的蒸架上,蓋上大鍋蓋,三分鐘後開蓋,方盤放在桌前納涼。她重覆剛才的工作,直到米漿用完,她一天的工作多半在中午前結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她每天什麼時候開工?凌晨3點,先把泡了一夜的在來米磨成米漿;其次起火燒一鍋滾水,再將米漿倒入方盤內,一片又一片的蒸熟。面帕粄的客戶,大多經營粄條店,所以有些面帕粄她還要切成細條。惠美知道我們會去別的地方逛,她主動說不要買,因為面帕粄純天然食材,在酷熱的夏日,很容易餿掉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同行的友人,第一次看到面帕粄的製作過程,感到新奇萬分。我則有種親切感,因為我在12歲以前,就會做類似面帕粄的麵皮,那是爸爸陝西家鄉的食物。我記得爸爸找袍澤做了兩個鋁盤,然後把麵粉加水調稀,水滾後把麵漿倒進盤內,放在鍋內煮熟,當然盤內要先抹油,否則麵皮撕不下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印象中我們家的麵皮很容易熟,原因在於水分多,想來和河粉有點雷同。做好的麵皮切條後,加醬油、醋、辣油,就是美味可口的一頓,我離家後再也沒做過麵皮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在古狗上查「麵皮」,第一頁不是披薩麵皮;就是千層麵皮;再不然是撖麵皮。第二頁才出現陝西麵皮;其實一般都說是釀皮(也有人寫成涼皮)。我看做法很麻煩,看了多遍才明白,好像在洗麵筋,而洗麵水蒸熟就是釀皮。難道我家麵皮不道地!原來麵皮做法有兩種,我家採取的是簡易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一直以為客家粄條,源於客家中原祖先南遷到以米為主食的南方,因地制宜的替代品,那曉得陝西早在兩千年前,就研發出米皮。米皮不用鐵盤,而是將米漿倒在布上,再放在蒸籠中蒸熟。

 

我覺得米皮做法和廣東腸粉很像,只是米皮的米漿較稠,以吃飽為主。而腸粉走精緻路線,薄且透明的皮,包入美味的鮮蝦、牛肉……成為富人吃巧的美食。越南人愛吃的河粉,做法也雷同。

 

這真是有趣的發現,就是麵皮做法和面帕粄相似,只是原料不同,吃法大同小異,且以吃飽為前提。而米皮、河粉、腸粉的原料及做法都一樣,差別只在米漿的濃度及吃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