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下旬,接到大統和平店的DM,我沒看到非買不可的東西,卻發現特別企劃「等一個人的咖啡杯」,報名門坎低,內容又不錯,決定要上此課。由於名額只有二十人,我擔心搶不到位置,報名第一天的中午,就趕到大統服務台。

專櫃就是講桌  

結果連值班小姐都不曉得有此講座,所以我搶到第一柱香。我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對此活動有興趣,擔心此課胎死腹中。上課當天早上,我去服務台確認,得知早就額滿,也得知教室在11樓的角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反應遲鈍的我,直到上課前才發現這個講座,原來是搭配11樓的特賣活動。主講人林建豪老師是個年輕人,對全球咖啡豆產地,及各地豆子的特色,咖啡豆的烘焙,手沖咖啡的技巧都有深入研究,難怪他的臉書粉絲團取名為「ATTI咖啡研究工坊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讀過《咖啡萬歲》,好像談的是咖啡的歷史;讀過或聽過不少有關咖啡的文章,有的文章偏重某地咖啡傳奇;也聽過咖啡達人,在廣播中描述好咖啡的風味;頂級咖啡的稀有及昂貴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可是我卻沒看或聽過:中南美洲、非洲、亞洲的咖啡豆產區,它們的特色為何?這是短時間無法說清楚,老師挑一兩國的豆子說明,比方亞洲的曼特寧豆偏藥材及辛香料味(有胡椒的刺激氣味);中南美咖啡豆偏厚實,有花香及堅果味;非洲豆帶有柑橘香且有酸味。

仔細的解說  

 

水洗豆和日曬豆相比,日曬豆的品質略遜。那天還知道另一種處理方式,即蜜處理。那是哥斯大黎加特有的方式,咖啡果成熟後,不急著摘而是用糖度計測,當糖度超過廿才摘果。剝果皮後直接曝曬,讓果肉的甜味滲入豆內。這種咖啡豆甜味強,味道厚實,卻因為甜,烘焙時要小心,稍不注意就會烤焦。

 

我讀一本有關咖啡豆烘焙的書,念到一爆、二爆,它們的差異在那?原來是淺焙、中焙、深焙的指標。當咖啡豆因脫水開始密集爆裂,就是一爆,豆子還陸續爆裂,但豆子已變褐色,此時停火是淺焙。中焙是一爆至尾端,二爆沒開始時停火。深焙的二爆,是豆子結構斷裂,聲音像烤肉。

 

咖啡豆因烘焙的深淺,有不同的風味。淺焙豆可表達風味;中焙豆是完全烘焙,咖啡所有的味道最適中;而深焙豆偏苦,必須加奶來補風味。台灣人普遍喜歡苦咖啡,不喜歡酸咖啡。歐洲人卻是喜愛有苦味的咖啡,美國人則偏向甜、香。

 

我一直不喜歡咖啡帶酸味,也知道南美咖啡帶酸味,還覺得咖啡加糖帶酸味,所以喝咖啡第一是排「酸」。當我喝了六種不同風味的咖啡後,發覺它們的香氣濃郁,更發現它們的微酸,是我能接受的口味。

 

活動流程上的「品味咖啡」,我以為品嚐一種咖啡,那料到邊聽課邊品不同國家,不同品種及淺焙豆、中焙豆的差異。幸好我做了記錄,才能確定嚐了六種不同風味的咖啡。

 

我參加過這種配合百貨公司的講座,有的主講人商業氣息甚濃,常令聽眾進退兩難;也有的講者隨便說說,好似擺明沒收費就沒內容。真的沒料到,這是節知性與感官交織的一節課。簡介說上課時間僅一小時,卻沒想到上了快兩小時的課。

 

這幾年,我每早喝杯手沖咖啡。其實家中有美式咖啡機,我嫌香氣不夠,後來發現越南滴漏式咖啡杯、印尼法蘭絨濾咖啡,以及當天的瓷杯濾紙手沖咖啡杯,我都用過。雖然看過手沖咖啡的方法,閉門造車的我,那天才見識到正確的沖法,收穫極大!

 

讓我意外的是,DM說「凡報名參加講座之顧客皆能獲得香氣芳醇的咖啡體驗包!」我想最多送一包咖啡粉,結果竟是五包風味不同的耳掛式咖啡包。免費聽課,還有伴手禮可拿,真是太不好意思。

五包伴手禮  

 

        整節課喝了不少咖啡,我擔心有個失眠的晚上,結果一覺到天亮!友人說:「淺焙、中焙豆的咖啡因較少」,好像有點道理!上完這節課,我對咖啡豆有新認識,我不會再排斥微酸咖啡,也要改喝淺焙、中焙的咖啡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