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端鄉對我來說是熟悉的地方,多年前我常去霧鹿部落,所以想當然以為唐修女載我到霧鹿。沒想到車過關山鎮後,開始上山,沒多久就見到海端鄉的政治、經濟中心─海端村。印象中我好像沒來過,甚至連路邊的景色也和從前不同,原來去霧鹿是另一條山路。

一起吃飯真快樂!  

        在車上從唐修女口中得知,她所屬的愛德婦女協會,這幾年在海端鄉,設了五個社區關懷據點,即坎頂、海端、錦屏、霧鹿、利稻。聽她說年底還要為鄉內的失能老人,成立老人日照中心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錦屏部落的社區關懷據點,穿著色彩亮麗的紫衣服,油漆顏色是唐修女決定的,可能她還參與粉刷行列(我沒特別問)。總之她對紫色辦公室,滿意極了!我也覺得那紫與周遭的綠,真的很搭!

        走進紫屋的廚房,我發現地方大,烤箱、快鍋、電鍋……齊全,唐修女說:「這個廚房以後要擔負老人送餐工作。」我們將剛才從台東批發市場買的豬肉、排骨、冬瓜、油菜、蓮藕、洋蔥放在大桌上。唐修女開始做紅燒肉,煮蓮藕排骨湯,我則摘菜、洗菜、切冬瓜和洋蔥。

香噴噴的紅燒肉  

 

        燉肉、熬湯之時,離午餐還有段時間,我們稍作休息。預定出發前的半小時,唐修女輕輕鬆鬆的把三樣菜搞定。然後將菜餚裝進不鏽鋼盒內,電子鍋、湯鍋,都搬上社工的車上,運到另一鄰的活動中心。

        唐修女說:「這裡是一鄰隔座山」,果然,沿著彎曲的山路,車行十多分鐘,才到了村民活動中心。聽修女說,她到每個村開老人服務說明會,因這裡的老人多,村長又很積極爭取,似乎是新據點,但地方好像是臨時性。那兩天聽修女談工作和計畫,我一時消化不了,不知是否有誤?

最後的彩排  

 

        由於第二天是海端鄉的鄉運,老人要上場表演舞蹈,在室外做最後的練習!社工把菜、飯、湯擺在一張大桌上。彩排完的老人,進入教室,拿起自備的餐具,井然有序的排隊。村長擔任打菜工作,在老人飯上加肉、加菜,還不忘提醒老人「要多吃青菜!」

 

        原住民中,阿美族是最愛吃菜的民族,因此有「阿美族走過的地方寸草不留!」的名言。而布農族是愛吃肉的族群,他們不喜歡吃青菜,因此族人中罹患痛風的比例極高。

 

        「蓮藕排骨湯」竟是許多老人的初體驗,他們沒見過蓮藕,得知蓮藕是好食物,加上得知蓮藕的高價,於是紛紛試喝,一大鍋湯很快的見底。

村長叮嚀「多吃菜!」  

 

        雖然村長再三提醒,油菜還是剩下不少。社工把飯、菜、湯都打包,放在桌前待老人認養。社工說:「這裡的老人很可愛,他們輪流拿;且以自己需要為主。」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從社工口中得知:海端鄉五個據點,每週每個據點供應一次午餐,有一個據點供應晚餐。廚師和助手通常由社工和志工媽媽相互支援。唐修女為什麼去做午餐,原來負責的志工媽媽有事請假,於是愛德婦女會的執行長來代班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在回台東的路上,唐修女談到有的志工媽媽,不了解老人牙口不好,肉、菜、飯都要煮得軟爛,如果一餐剩下許多食物,就因為老人家嚼不動!所以她一直提醒工作人員,為老人預備午餐,以營養、清淡、且易咀嚼為優先考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