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《中華兒童百科全書》找「橄欖」資料,讀著讀著居然讀到「台灣市面上所賣的各種橄欖加工品……,都不是真正橄欖的產品,實際上是從錫蘭引進的錫蘭橄欖。果實很像橄欖,也可以食用;但只有酸味,沒有香氣……」

     台灣橄欖加工品是錫蘭橄欖!可是我在福州吃的橄欖,和我小時候吃得一模一樣,果核都是兩頭尖尖的。我記不起曾吃過的橄欖核兩頭是圓的。我忍不住猜測,《中華兒童百科全書》在民國70年出版,當時市面上的橄欖加工品,已被錫蘭橄欖取代,而那時我早就沒吃鹹橄欖、辣橄欖。

     我對自己的記憶有信心,詢問五年級以上的友人,他們吃的橄欖核都是兩頭尖尖!我找到劉克襄的《失落的蔬果》,土橄欖一文寫:「經常在郊外看到杜英科的錫蘭橄欖的身影……橄仔去了那裡呢?怎麼經常健行的北部山坡地都未發現?……早年台灣的橄欖產區主要以中部為主……少有大面積種植」。

     對橄欖沒落的原因,劉克襄認為「醃漬後的土橄欖果肉雖可口,只是果肉乾癟、薄瘦,僅適合閒暇時窮啃,不若錫蘭橄欖的豐厚、甘甜,令人垂涎……」

     劉克襄文中的土橄欖,就是隨移民從福建遷來的中國橄欖。我在網路上尋尋覓覓,發現「台灣原生橄欖」,進入後才知新竹縣寶山鄉有全台獨一的橄欖產銷經營班」,該鄉農會於民國70年開始推廣種植土橄欖。看來我的推測不離譜。

錫蘭橄欖可說是山寨橄欖第1號,錫蘭橄欖(Elaeocarpus serratus L.)為杜英科杜英屬常綠喬木,原產印度、錫蘭(斯里蘭卡)。

日本人於1901年引進台灣,該是看重它的樹姿優雅。而杜英科的樹種,有嫩葉淺紅,老葉凋落乾後轉為橘紅和濃紅色的特色。也因此,錫蘭橄欖樹是行道樹的最佳選項。

錫蘭橄欖的果實,外果皮呈暗綠色,果肉淺綠色,一端圓鈍,另一端尖銳,極似橄欖。錫蘭橄欖果實堅硬,味道酸澀,無法鮮食。想吃錫蘭橄欖,必須先煮過,再以糖來蜜漬,才能入口。

       我在網路上看到台南新化有錫蘭橄欖的產銷班,還以為那是台灣唯一的專業區。後來看到資料,原來台灣的錫蘭橄欖種植面積約556公頃,南投縣國姓鄉有312公頃,彰化二水鄉17公頃,其他分散全台各地。原來市面上的錫蘭橄欖蜜錢,都由那兩地供應,這真是讓我意外的資訊。

 

百度網說:「錫蘭橄欖的總糖、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鈣、磷的含量都勝過中國橄欖。」也就是錫蘭橄欖比土橄欖更營養。至於藥效,錫蘭橄欖比較傾向袪風止痛、濡筋續骨;治風溼痺阻經絡、關節疼痛、跌打損傷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子橄欖之惑

 

     去年到屏東縣古樓友人的田裡,摘了兩斤青橄欖回家。我上網找蜜漬橄欖的方法,很順利找到,照著步驟做。作者說橄欖至煮半小時才會破皮,我的橄欖不要五分鐘就皮肉分離!怎麼如此不經煮?蜜了兩天後,我拿一顆試吃,又是一驚,它怎麼沒子!它是橄欖嗎?

 

     我忘了怎樣找到那玩意的真實身分,原來它不是橄欖,而是漆樹科榅桲屬的太平洋榅桲(Spondias cythera Sonn)。我原以為漆樹科,和生漆有關,有毒嗎?再查資料,才知它原來和芒果是同科。

 

山寨2號橄欖─太平洋榅桲的小名不少,如:莎梨、太平洋橄欖、南洋橄欖等,又因沒有果核,「無籽橄欖」是它最新的名字。(註:其實成熟的果核很特別,有拓散的小枝, 像流星鎚一樣.和橄欖核完全不同!),

 

     太平洋橄欖是熱帶水果,原產地在中南美,50多品種,成熟的果實有紅、黃、綠、紫四種顏色,台灣常見的是黃綠色。我查到的資料,台灣先後在1909年、1917年和1931引進,好像一直不受歡迎。

 

幾年前,行銷高手將它命名為「莎梨」,以一年四季開花、結果,換言之它的產量大;其次莎梨可做蜜餞及飲料……優點說不完,因而一炮而紅。據說一棵樹苗最貴時,可賣5000元,友人買那棵才花250元,可見莎梨熱已過。

 

     我在網路上找到莎梨的做法:嫩葉剁碎拌沙拉醬;嫩葉稍微油炸,加入胡椒鹽;肉煮不爛加葉子同煮可快熟。

     莎梨成熟前果實是綠色的,南洋人通常拿來煮湯,滋味就像客家鹹菜湯。

 

成熟的莎梨切片加入白糖、梅子粉、辣椒拌勻,是一道開胃涼菜;加入鹽、糖醃漬,味道極像芒果青;熟果有淡淡香氣,微甜稍酸,可做成果醬;當然還能釀酒。

 

原來友人也不知它是啥!怎樣處理它?我了解太平洋橄欖的特色後,發現它真是個寶,想向友人再要一些來試做。得到的答案竟是:「一年到頭都結果,又不會處理,真煩!我乾脆把它的頭砍掉,最近才發新芽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