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上週六和三弟逛高雄市果菜市場,我們從批發水果攤開始漫遊。先找到我想買的草莓,然後看到很多檸檬,一斤才2030元。可是不管大賣場或市場的檸檬價格,至少貴上一倍,為什麼?

     在水果批發區,最顯眼的是綠沈沈的大西瓜,它們佔了一大片地面,好像躺在地上休息,兼等待客人上門。一簍簍的綠色泛黃的南瓜,什麼時候取得水果區的門票,理直氣壯的站在那兒看人,令我難忘!

       我們走進蔬菜區,很快的看到迷你版的大白菜,因為小,一般人叫它「娃娃菜」。記得三年前到唐山,親戚請吃飯,指定要娃娃菜。乍見娃娃菜,我以為是大白菜的嫰心。品嚐味道,也覺得和大白菜相似,沒料到價格極昂,真令我訝異!

娃娃菜(迷你大白菜)    

     回到高雄後,赫然發現「愛國超市」也有娃娃菜,小小一袋四棵裝至少要30元。我小人的懷疑:它是只穿內衣的大白菜心臟為什麼賣得那麼貴

在大陸做農產品外銷越南的三弟則說:「那是日本人研發出的新品種,所以種子貴得要命。娃娃菜最大的產地在雲南,因為口感好,很受消費者歡迎。」

我在百度網找到它的生平:「微型大白菜,是從日本引進的一款蔬菜新品種,近幾年開始在國內受到青睞。外形與大白菜一致,但外形尺寸僅相當於大白菜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,類似大白菜的『模擬微縮版』,可能因此被稱為娃娃菜。」

我在娃娃菜的網上閱讀,看到大陸媒體揭發北京市面娃娃菜做假的內幕,原來在大白菜一斤幾毛的世界,一小包迷你白菜竟要十元,加上消費者還沒有分辨真假的能力,黑心商人樂得來個「魚目混珠」奪取暴利。

據記者的報導,作假方法有兩種:一是從產地開始,將大白菜種得密,發育不良的身材變小,再剝去外葉;另一種辦法就是將買來的小尺寸大白菜,雇人剝去外衣,剩下內裡。原來我的懷疑不離譜!

如何分辨娃娃菜的真假?專家說可從色澤、外形、包心三部份觀察。概括的說:娃娃菜身體形狀比較均勻細緻,頭尾寬度基本一致;而白菜心能看到根部粗壯,顏色更加黃白。

 沒走幾步,三弟對攤子上的菜驚叫「娃娃菜!」才跟迷你大白菜告別,他不該如此訝異。我在菜攤上沒見到熟悉的娃娃菜,反看到外形長得像綠色聖誕樹,又像綠珊瑚的怪菜。

小段的兒菜(娃娃菜)  

三弟說:「重慶人叫它『兒菜』,盛產時一斤才幾毛,便宜得很。」打聽價錢,一公斤要100元,三弟對台灣的天價咋舌。我上網才知它是芥菜的堂兄弟,學名叫「抱子芥」,因為長相有如媽媽抱很多孩子。

重慶人胡續冬對兒菜描繪的很貼切:「它的形態就是一坨坨水嫩水嫩的小綠疙瘩,像一群肉嘟嘟綠乎乎的蔬菜小芽趴在地上玩」他又說:「兒菜的形態更加具有東亞道德譜系所看重的天倫之樂的感覺:一個個綠得富有喜感的小芽苞,深情地環抱著某種十字花科。芸薹屬變種植株肥大的莖部」。

百度網介紹兒菜,以「它是一種生長非常奇特的蔬菜,幼苗生長到一定階段,從葉腋處長出的芽不斷膨大,以至以膨大的芽塊代替,每個芽塊100-200克,每株生有芽塊菜15-20個,呈寶塔形,非常美觀,兒菜營養豐富,品質細嫩,味道鮮美」。

我和重慶人江姐提起兒菜,她說去年吃過台灣的兒菜,賣的太貴了!所有的東西都是「物以稀為貴」,兒菜去年才在台灣市場出現,不貴才怪!有的小販還以它有防癌效果來促銷,怎能賤價出售?消費者都被它怪異的長相吸引,嘗鮮加上好奇,也就不計較價錢。這種有芥菜氣息,沒有苦澀味,卻帶有幼嫰的口感,都讓人喜愛。難怪網路上介紹兒菜─娃娃菜的文章不少。        

反觀登台多年的娃娃菜(迷你大白菜),並未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討論。由於對這兩種菜的好奇,我那天各買了一些,吃後的心得是:兒菜(娃娃菜)對我的吸引力較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