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十年前,我就看過當花材的洛神花,對它宛如紅寶石的花苞,以及耐久的特性,留下深刻印象。那想到記憶中的紅花苞,居然變成食材,曬乾的洛神花可泡茶;而新鮮的洛神花則做蜜餞、果醬、果汁……

美麗的洛神花果.JPG  

     由於我認為洛神花就是「花材」,所以芝音從三年前,鼓勵排灣族友人種洛神花,待收成時又幫忙銷售,我是興趣缺缺。或許我的反應冷淡,芝音也沒邀我去部落看看!當然洛神花的各種加工品,也沒送我品嚐。

     今年初,芝音邀我和江姐、小李一塊去山上勞動。想想有機會當一天農人,也是不錯的體驗,於是歡喜上路。原來那是排灣族朋友劉泰山家荒蕪十多年的山坡地,我們的任務是墾荒,把地上有一人高的雜草砍除。我們採斬草除根,將蔓草集中,曝曬後再火燒,草木的灰就是天然肥料。

     別看只有兩分大的土地,因為荒廢多年,草長得很密,芝音已經砍草多次,還有大半的地未開發,所以才叫我們去幫忙。所以我們砍草時,芝音放火燒前幾天砍下已乾的雜草,她熟練的處理火堆,已有農婦身段!

拓荒階段.JPG  

     後來我又去了兩三次,那時地上種了洛神花苗,去幫忙拔草。母親節前去泰武國小看表演,順便下田拔草,沒想到被小蚊子欺負,又擦錯藥膏,我的手臂和小腿,各有一處紅腫一大片,半個月後才痊癒。

     端午節前去洛神花田,芝音說:「劉泰山種得太密,最近在移植,我認為還是太密!」對農事我是完全外行,只看洛神花苗欣欣向榮,對它們住家是否太擠?真的沒意見!

洛神花的小苗.JPG  

     真的是時光如飛,芝音約我們去剪洛神花!由於江姐才從重慶返台,家裡打掃工作頗多,我們抽不出空去部落。芝音採後,送我們一人一斤去了心的洛神花,我照雙人牌的食譜,蜜漬洛神花,然後燒五花肉,滋味極佳。

     拿人的手軟,加上我對曾流下汗水的荒地,現在變成什麼模樣,還是很好奇。芝音再約,我和江姐及芝音另一友人,組成剪花小隊,在天色微亮時,從高雄出發,到洛神花田,剛好七點。

     新手農婦種的洛神花,都是高個子,個個身高至少170以上,但是膚色蒼白。花朵並不密集,可能她已剪過花的緣故。芝音曾說:因為我堅持不噴農藥,前後拔了六次草,地上的草仍高過膝蓋;其次,田裡的蝸牛既多又大,不時踩死蝸牛;或許不噴藥,花沒長蟲。她還發現:附近原住民的洛神花田,地上不僅沒有草,也看不到蝸牛,莫非除草劑幫忙!

才要剪花,我就踩死不少隻蝸牛。芝音說:要看地下,先撿蝸牛,牠們的肉很好吃!雜草茂密的地上,我是看不到蝸牛,如果要抓蝸牛,就沒眼睛看洛神花,二選一,只好向蝸牛說抱歉!

洛神花成熟.JPG  

多大的洛神花可剪,對我們這三隻菜鳥幫手來說,更是一片茫然!花苞的大和小更是比例問題,芝音說花苞開了就可採,我們想花開了,就會凋謝,不會再長大,因此花苞微張就被斬頭。

我回家上網,才發現芝音講錯了,我們也想錯了,因為我們採收的是洛神花的果實,我們以為是紅色花瓣,其實是花萼。這也不能我們,連許多文宣都如此描述:「洛神花約五月種植,開花期九月,花瓣淡黃狀似山芙蓉,莖皮赤紅,幼株長單葉,每年十至十一月盛開,十分美麗。」

這就是我們誤解的緣由,因為所有的宣傳照,也都是紅通通的花苞,也就是最早被開發做花材的模樣。如果芝音說,洛神花的果實張開後,還會繼續長大,相信我們就不會大小通吃,讓她損失慘重。

我也才知道「洛神花為錦葵科,是由英文Rossle音譯而來,屬於一年生木狀草本植物,日本人於1910年從新加坡引進 洛神花早上開花,十點後花朵就淍萎,花期不長。紅色洛神花苞,是洛神花的花萼,而不是花瓣;洛神花先開白色的花朵,等花謝後,花萼及其內的子房漸漸長大,結成像紅寶石般的花萼果實,約一個月的熟成,就可以採收!

我們採收下的洛神花果,劉泰山八十高齡的老母就開始去子大工程。去年雙人牌賣的去蘋果核工具,一支上千元,排灣族人用的是長長的不鏽鋼棒,經驗老到的主人,輕輕鬆鬆的把花蒂和像檳榔的種子去除,看來很好用!一問之下,那是報廢的雨傘架,真是廢物利用的模範生!」

  無敵利害的去子高手 .JPG  

我也加入去子行列,才發現真不簡單!不鏽鋼的雨傘棍很鈍,在花蒂四周戳了半天,才去一個子。還好我不是來打工,速度慢只顯得自己兩手不靈活,沒有賺錢壓力。只是比起八十歲的老阿嬤,我真是汗顏!

去洛神花的種子.JPG  

     網路上說洛神花果和桑椹的功效差不多,可是桑椹只要採果、洗乾淨就可生吃或加工做果醬、果汁。相比之下,年年要種的洛神花果,花要一朵朵剪下,再一朵朵去子,還不能生吃,必須加工後才能下肚,真是耗費體力的大工程。

藉著這次收成,我總算認識洛神花的一生。只是原來就不太欣賞它,如今更不想親近它。我的最愛該是桑椹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