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誠品書店買了希臘和法國的兒童電影精選集,希臘選集中有「香料共和國」是部令我百看不厭的影片。法國選集中的「山村猶有讀書聲」,雖然它得到的是最佳影片,但我認為它其實是部很好看、很感人的記錄片。

     法國選集的另一部影片是「陪我走到世界盡頭」,從影片簡介讀到的大意為:信仰穆斯林的雜貨店老闆,以愛來陪伴教育猶太少年的感人故事。

     沒想到影片才開始就有限制級的畫面,更讓我訝異的是:居然是十六歲的小男生去買春!還不只出現一次呢?如果老師或家長和學生或子女同時觀看這部影片,那是多尷尬的場面!

而那幾個站壁的流鶯,更是全片的活動背景,師長必須向孩子解釋「紅燈區」或「性交易」等話題。如果把這兩個問題跳過不說,很難明白導演要表達的「愛」,可是要和兒童解釋,又得冒偏離主題的危險。

撇開這惱人的話題,這部影片真的很好的教育片,為人父母和老師都該看。如果猶太小男孩摩摩沒有雜貨店老闆伊博罕的陪伴與輔導,相信他長大後必加入黑幫,成為社會的負擔。

這個每天在小店偷東西的壞小孩,還是穆斯林老闆的死對頭──猶太人呢?如果在台灣,摩摩早就被老闆視為眼中釘、肉中刺,逮到機會絕對以現行犯,扭送到警察局,警方又會把冥頑不靈的摩摩,送到少年感化院感訓。而原來只是小小偷的孩子,很可能在感化院學到更多的犯罪勾當,從此走上黑道不歸路。

     伊博罕輕描淡寫的對摩摩叮嚀「要偷就在我的店偷!不要到外面偷!」這是多大的愛!他明知摩摩省錢為買春,竟教他如何以便宜食物矇騙爸爸!猛一看以為這老闆是非不分,但是從開始老闆就是訓導主任,四維八德不離口,更要求黑白分明,摩摩敢親近他嗎?缺乏感情卻想感化人,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!

     當摩摩視伊博罕為至親時,他點出知道摩摩買春,沒有批評,只說:「這麼年輕,幹嘛找專業人,為何不找新手,那樣比較好!」這句話讓摩摩了解「性」不是「愛」,他該追求正常男女的愛情。

     最讓我感動的是:伊博罕以「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」的方式來教育摩摩。他說:「只看垃圾桶就可知道那個地方的貧富。如果街道有很多垃圾桶,桶外很乾淨,當地一定富裕;街旁有垃圾桶,但桶外堆積垃圾,那是個不太富有的地方;如果街道沒有垃圾桶,處處都是垃圾,絕對是貧困的地方。」

伊博罕這句話,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的鄰居菲律賓,有座響遍國際的垃圾山,非常多的窮人靠垃圾山過日。而在印度加爾各答、新德里等大都會的街頭,根本看不到垃圾桶,垃圾堆倒是處處可見。他們的確是很窮困的國度。

     我曾去過義大利、法國、西班牙,雖然算是浮光掠影,可是遊覽車經過的山區或著名宗教勝地,到處都是井然有序,環境則異常清潔。儘管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,我對西歐山水及人民素質,留下極佳的印象。

     我想到台灣,政客老是麻醉人民「台灣第一」,可是按照伊博罕的標準,台灣只是二流,甚至三流國度,因為海灘、山區處處是垃圾;都市街道的垃圾桶旁,永遠是吃飽還吐得滿地,也因此各地政府為減少髒亂,紛紛將街頭垃圾桶收起。我們憑什麼自以為富裕!進步!若請伊博罕老先生來評鑑,肯定把台灣列入窮國。

     影片中另一個情節令我感動,那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伊博罕,帶摩摩認識不同宗教的教堂特色。他以手帕矇上摩摩的雙眼,讓他從教堂散發的氣息,猜測是那個宗教?

第一個聞到的是乳香味,是東正教的教堂。我在去耶路撒冷朝聖前,從沒見過東正教的教堂。在耶穌埋葬大教堂初次與東正教相逢,發現它們神壇的擺設,和台灣媽祖廟有得拼,因為掛滿金爐,整室除金光閃閃外,還加上香煙燎繞。

     第二個是蠟燭味是天主堂,這也是歐洲教堂的特色吧!在台灣的天主教堂,除了舉行彌撒時點蠟燭外,一般時不會點蠟燭。然而在西歐的天主教堂,早成觀光景點,不管是否為信徒,投下一元美金,就可點一支蠟燭來許願。人潮越旺的教堂,燭光越亮,當然蠟燭味亦強。

     至於伊斯蘭教的清真寺,由於信徒聚會需脫鞋,摩摩直接說:「臭腳味!」我想在台灣,佛寺和廟宇的味道迥異,前者該是幽幽的沈香味;後者室外為紙灰味,神壇則是濃濃的悶香味。從嗅覺認識宗教,仿佛打開我思考事物的另一面窗。

     我覺得這部影片的結局很突兀,總覺得伊博罕的死有自殺的嫌疑,因為他為什麼讓摩摩下車等待,接著就出車禍。

     總之,「陪我走到世界盡頭」對老師、父母是部好影片,但對兒童就不宜,我倒認為該列為「輔導級」影片。

    (註:本文寫於2008年9月中旬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