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幾年的時光,市場、夜市衣服攤的成衣大落價,上衣或長褲,一件一百元不算便宜,還有人買過一件五十元。這些衣服當然不是名牌,可是在經濟好的年頭,同樣的衣物,都是三百元起跳。

     百貨公司週年慶,只要有空,慢慢的逛,絕對會找到比菜市場還便宜的衣物。有次陪長輩逛太平洋百貨,很好的外套買二送一,折合下來便宜得像「流血大拍賣」,我覺得高雄用不著那麼厚的上衣,心動之餘就打消此念。習慣買名牌,又愛買的長輩,摸摸質料竟忍不住便宜的誘惑買單,然後送我一件。那件厚外套,至今還藏在家裡某角落,等下次再捐給需要的人。

     就因為穿的太便宜,台灣早就被成衣淹沒。記得開放大陸探親初期,每個返鄉人,至少帶一大袋衣物饋贈親友。以致於現今很多慈善團體,除了衣物,可接受任何實物捐贈。天主教會最近為蒙古募集衣服,原訂兩貨櫃,卻收到四貨櫃,衣物還源源不斷的湧出。主辦單位嚇得趕緊喊停,並請教友改為奉獻運費。

     所以現在和六年級以下的年輕人,談以往信教的人穿救濟衣服;農家孩子穿「中美合作」內褲,他們覺得那是「天方夜譚」。根本就不想聽大人以往走過的苦日子,我的孩子曾回說:「誰叫妳那麼早出生!」反而和三四年級生談這些話題,往往都能引起不少共鳴,讓我了解不同地區、階層,在相同歲月過的日子。

     我的祖先因逃教難(信仰天主教)而躲藏在陝西省漢中,在台中定居後,爸爸就找到教堂,然後開始過信仰生活。記憶中,那時我家幾乎沒得到任何救濟品,

開門七件事的米、油、鹽、柴都由軍中供應,爸爸的內衣內褲也是公家發的。有時小孩的衣服,就會從爸爸多出來的內衣褲改造。我念初中時,淺藍色的上衣,正好和空軍上衣顏色相仿,也拿爸爸的上衣改造制服。

     我們家有幾年搬離眷村,住在以閩南人為主的鄉下。起初沒有教堂,大約四十七年,有美國神父到小街租屋傳教,救濟品才開始在我家廚房出現,卻是很不愉快的回憶,因為當時有種「牛油」,散發的氣味真是難聞,我和弟弟都不肯吃,為此皮肉吃了不少苦。

     至於救濟衣服,除媽媽有件大衣外,小孩能穿的衣服很少。我記得有件從後背扣的綠色上衣,一條紅色長褲,較特殊的是小腿肚朝外處有拉鏈,當時市面上還見不到此種樣式。這一套衣褲曾陪伴我不少時光。

     我們家後來又搬回眷村,我發現村內女孩,身上質料較佳的衣著,多半來自救濟品。難怪當年村內信教的人極多,每週去教堂望彌撒,堂外有個大看板,貼張教友家庭名單,傳道人在參加彌撒信徒的名下打勾,日後發放救濟品的厚薄,就以參與的多寡決定。

     有個朋友,薪水不多,穿著打扮卻極光鮮。我觀察很久,忍不住問她「理財妙方」。她的答案是:「衣服都來自萬華的估衣市場」,換句現代名詞,都是二手衣。當年的二手衣,貨源都來自救濟品。

     我很小的時候,就聽爸爸提到,美國的救援物質,最早透過行政系統發放,卻發現很多東西,在運輸途中就不翼而飛,於是改由基督宗教的教會發放。我長大後曾聽說,由於有些牧師偷賣救濟物質,被美國福利會?)官員查到,因此,後來天主教會得到的救濟品較多。

     也是這兩年,我才知道天主教會許多教堂的建築經費,就來自救濟品,特別是衣物。據說有些教堂的衣物,根本沒拆開,就整車出售,原來這就是估衣市場的貨源。

     有個四年級的朋友,他的父親是傳教老師,他說:「我小時候就穿西裝,很神氣呢?」西裝當然來自救濟品。我還記得有個女孩,她們幾個姐妹穿著的衣服,在物質貧乏的年代,算是很高檔、時髦。聽說她媽媽是傳教老師,又擁有一雙巧手,那些衣服都是舊衣改造的傑作。

     說來我看過摸過的救濟衣物很有限,感覺上質料不錯,多半八成新,前兩年還聽說西裝口袋有一塊美金。這些都讓我覺得,外國的基督徒,幫助窮困人的愛心。我的朋友曾為支援蒙古衣物活動做義工,她整理衣物的經驗是:很多人把捐舊衣當成丟垃圾,衣服不僅破爛還骯髒,她們最重要的工作是淘汰這些不堪入目的東西。

前些年慈善團體有股舊衣回收運動,很多人事後發現自己捐出的衣服,運到國外卻成為商品;更有人發現舊衣不用出國,就變成夜市或市場二手衣,感到非常憤怒。我的想法是:衣服只要有人穿,就不算壞事;捐出去就不要管出處。如果沒回收利用,不也是垃圾。至於我的衣服,下場多半是鞠躬盡瘁,最後當做抹布,質料好、七八成新的衣服才送人或捐出。

     想想才三十多年,台灣已由接受救濟物質的窮苦地方,變成有能力支援地球各地受難者,這才是台灣奇蹟! 

             (註:本文寫於2003年12月)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