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多巴湖往馬大山的途中,經過一個印尼人住的小村落,車子在村裡最熱鬧的路邊,找到地方暫停一會。我跟著來蓉拜訪路旁的幾家小店,這些小店的規模很小,有的只賣水果,但最多的商品是飲料。

馬大山部落小店.JPG    

  

來蓉很快的詢問幾家店,都沒有她要的東西,最後還是到第一家,也是最早問價的店。雖是小村最大的店,其實店面坪數並不多,我以目測看來不超過十坪,因此貨物佔滿所有空間,只留小小的通道。

站在店外,最先看到的是各種罐裝飲料、瓶裝礦泉水和餅乾。再細看!一般家庭常用的牙膏、洗髮精、洗衣粉……都有;往右瞧!靠牆的是香煙天地;一包包「美祿」和圖案精美的袋裝兒童零食,竟成為室內最重要的吊飾。

除非熟客,否則很難靠目視,找到需要的東西,這也是來蓉先詢問再看貨的理由。老闆娘先拿一塊圓椎形的黑糖,來蓉聞了聞,叫我也聞聞看!一股濃郁的糖香味撲鼻,感覺像傳統黑糖。來蓉又和老闆娘談價錢,殺!殺!卻殺不下去,老闆娘面露難色,情願不賣也不想折價。來蓉考慮片刻,咬著牙買了!

這時老闆娘從櫥櫃中,扛出一根兩尺長的綠色粗棍,彷彿一支沈甸甸的大竹筒。原來印尼黑糖就是穿上這種竹葉外衣,再綁上棕色安全繩網的綠棍,混身洋溢純樸的鄉土氣息。

棕櫚糖的包裝及長相.JPG  

     這條大黑糖坐在秤上,哇!總重4公斤!來蓉付了65000盾,約台幣220元。台灣紅糖一公斤約35元;二砂糖約25元,在印尼產地的黑糖,一公斤竟要55元,太貴吧!付出高價,還要千里迢迢的扛回台灣,儘管來蓉遊說我買,我還是一口拒絕!

     我們回到棉蘭,來蓉帶我到市場參觀,見到黑糖,她都是先深深聞一下,再詢問價格,接著再叫我聞聞看!我覺得都沒有馬大山的黑糖香,至於價格,只比山上的糖便宜一點點。來蓉後來說:「這是棕櫚糖,市場賣的據說都是仿冒品,只有在馬大山的才是真品。」

     原來這不是蔗糖做的黑糖,而是棕櫚糖,我一直以為它就是沖繩黑糖,沒必要千里迢迢扛回台灣!那時才想到上南洋烹飪課,印尼和泰國姐妹曾說過棕櫚糖較香,不那麼甜,也較貴;椰糖較甜,香氣也略遜一籌。她們還說,台灣賣的棕櫚和椰糖的標示不正確。

我一直不能理解兩種糖的差異,從印尼回來後,我上網查資料,發現椰子屬棕櫚科,因此許多人誤以為棕櫚糖=椰糖,有人甚至會說棕櫚糖就是椰糖。這也是南洋姐妹想不通的地方,明明是兩種不同的糖,為什麼在台灣人的認知,卻成為一種糖。

     這是兩種不同的糖,從什麼樹採汁;以及做法,她們都不清楚,只對味道及用法極內行。棕櫚糖取自於公棕櫚樹的花蜜,糖農爬上樹,從未開放的花序割開,用竹筒採收花蜜,每株糖棕1天可收集35公斤的花汁。接著以傳統的爐火熬煮,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劑料、香料或砂糖,保留棕櫚樹原始自然的風味。

柬埔寨和緬甸許多農民,就在自家以木柴和原始的泥爐,經過長時間熬出棕櫚糖。而棉蘭附近的馬大山,原住民為馬大人,他們照老辦法熬煮棕櫚糖,因此以「純」為特色。我猜棉蘭市賣的棕櫚糖,可能是工廠出品,其中摻雜蔗糖,所以較便宜,香氣也差些。

我才知道全世界的天然糖來源,除甘蔗和甜菜外,糖棕是第三種能生產糖的植物。而棕櫚糖的加工,該是三種糖中最原始,也最能獨立製做的糖,難怪柬埔寨和緬甸鄉下,處處是棕櫚糖的個人工作坊。

至於椰糖,我找到的資料為:先用木棒將椰子劈開,繼而用古老器具將椰肉刨絲,手擠椰絲,奶白色鮮椰汁溢出。接著椰絲連椰汁放入混有紅糖(蔗糖)的大鍋中煮,最後的結晶為椰糖。

     我不知印尼友人口中不純的棕櫚糖,加的是什麼糖?但是印尼姐妹似乎都聞得出糖的純度,那種工夫真讓我佩服。也因此印尼姐妹很愛用棕櫚糖,椰絲加棕櫚糖炒的餡極香;切丁的棕櫚糖就是湯圓餡!看來她們真的熱愛棕櫚糖,儘管它比蔗糖貴多了!

     我想起友人女兒到柬埔寨做志工,曾送我一小條棕櫚糖。據她說棕櫚糖的價格很低,而印尼、泰國及馬來西亞卻相當昂貴。當國家富裕了,人民對傳統手工製品開始珍惜,天然土法熬出的棕櫚糖,自然水漲船高。那條來自柬埔寨的棕櫚糖,當時我把它當做像巧克力的甜點吃,還分送友人,想來如此對待它,還真是暴殄天物!

     回台灣後,有人得知我到了馬大山,竟沒買棕櫚糖,好似「入寶山而空回!」深感可惜。我只為自己「不知不覺」的遲鈍好笑,卻沒有因錯過棕櫚糖,而有一絲遺憾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