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半(2007年)以前,我到輔大銀髮學程中談「如何為老人寫生命故事」。當時女兒剛辭去工作,有時間陪我,於是逛中和華新街成為演講後的首要工作。現代人所有的資訊都靠網路,女兒從網路看到:華新街的緬甸小吃店,晚上不營業。

     我對網路訊息的可靠性一直存疑,仍堅持到華新街走走,以探虛實。機車騎到華新街,傳言果真不實,整條街仍充滿人氣,小吃店都開著大門迎客。女兒誤以為店家不做生意,根本沒查那家的菜好?如何找美味泰緬菜?只好賭運氣!

華新街.JPG 

     我們走進一家店面乾淨的小吃店,吃了些據說是該店的招牌菜,總覺不像泰國菜,反有印度菜的影子。回家查資料,緬甸菜真的受印度影響極大!

     吃完飯後,我們再細逛整條街,才發現一條華新街,左右風味迥異。我的觀察是左邊店家的主顧客是外地人,也就是做觀光客的生意;右邊則是緬甸僑胞生活圈,有些店的廊道,幾乎成為阿公的交誼廳,人手一杯咖啡或拉茶,說著我們聽不懂的緬甸話,我彷彿走到東南亞。

     右街的小吃店,保有濃濃的南亞味,我看到專賣東南亞香料和緬甸書籍、雜誌。最令我訝異的是:緬甸文好像泰文加上小圈圈的結合體,真是有趣!雖然看不懂緬甸文,我卻買了一本緬甸月曆做為紀念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精彩的菜市場

     再逛華新街(2009年),除了看早上的街景外,菜市場絕不可錯過。於是我進入人聲鼎沸的窄巷,第一攤就看到紫紅色的小球,我不知是洋蔥或紅蔥頭,答案是「泰國進口的紅蔥頭,一斤45元。」後來發現市場內賣這種蔥頭的菜攤很多,可見消費者中的東南亞人不少。

     接著看到一家賣香料的店家,小塑膠袋內裝的粉末香料,擺在桌上。問老闆香料的名稱和價格,才問第三種,他就不耐煩的趕人;想買包老闆娘賣的零食,那女人直說等沒生意時再問!可是當時攤前根本沒人,我想這對夫妻不懂「和氣生財」,人緣欠佳,生意怎會好!因此當天順便為這對夫妻做民意調查。

果然,在市場賣黃薑、南薑、香蘭葉的印尼阿嬤,證實他們的脾氣是出名的兇,生意越做越差,才會做些緬甸點心販賣,可是老闆娘的點心也不好吃!後來和一家小吃店的店員閒聊,她也在該店碰過釘子,從此不買該店的香料。也因為這對夫妻得罪太多客人,讓市場內開雜貨店的台灣人有機可乘,他們學會緬甸話,搶走不少客人。

     我為什麼知道那家雜貨店?原來是我發現市場的叉路邊陲,有兩家專做緬甸炸物的店。一家只外賣;另一家有幾張桌椅,還有麵點讓客人食用。我點了碗雲南涼麵,邊吃邊和老闆娘聊天。

祖籍雲南,移民緬甸的老闆娘,娘家姓黃。二十多年前隨父母回台灣,她現在已是阿嬤級,我說四川話,立即拉近彼此距離。我發現小店好像阿嬤俱樂部,一桌人說閩南話;另一桌則講雲南話,問她理由?她說:「那些老太太也是緬甸華僑,她們都是福建人;緬甸華僑還有廣東人。」

老太太們雖語言不通,卻因為都從緬甸返台,竟然發展出同鄉之情,以雲南姑娘的店做交誼廳,是很有趣的畫面。就因為老太太們不太會說緬甸話,她才提起背面雜貨店的台灣老闆,花錢請人教緬甸話,如今緬甸話可流利呢!

在買炸物之前,我在市場遇到賣生鮮食材的印尼華僑阿嬤,回台灣已40多年。那天她賣的食材有黃薑、南薑、香蘭葉、香茅、芭蕉莖……都是自己種的香料。手腕粗的白色芭蕉莖如何吃?她說:「熬高湯,很好吃!」

在華新街,緬甸華僑是主流,印尼華僑是少數族群,她低聲說:「緬甸食物太油,真不好吃!」其實我也有同感,至少上次的經驗,讓我對緬甸華僑做的泰國菜不敢恭維。

我把畫面再拉回小吃店,雲南涼麵份量夠多,少了黃瓜絲、綠豆芽,也不酸,和四川涼麵比起來,滋味差了一大截。台灣麵攤的習慣,客人叫乾麵、涼麵,老闆都會主動送碗清湯;自助餐店的大鍋湯是必備的贈品,可是在東南亞人的小吃店,卻不供應免費的湯。

市場內炸物小吃店.JPG 

     不想喝罐裝飲料的我,喉頭被涼麵刮得快故障,突然看到有人叫杯熱茶,趕緊叫了一杯,沒想到是杯茶香撲鼻,非常好喝的印度拉茶。中午到街上小吃店又喝杯拉茶,還是一樣的好喝。我才發現華新街的拉茶,該列為街茶,大力推薦一番!

     忘了提小店的主要商品:油炸手掌大的黃色薄餅,餅中有碗豆粒。這薄餅除了脆沒啥好吃,可是兩家店都炸了兩大鍋,看來頗受緬甸華僑歡迎!我吃麵的時候,老闆娘開始把炸好的餅,十張裝入塑膠袋,一包包的堆在桌前,直到把兩大盆餅都包裝好。

我問她餅怎麼吃?她說:「配茶的點心;吃麵或喝湯時都可放。」我說它的用處和印尼蝦餅相仿,老闆娘連忙點頭。天天都炸那麼多餅嗎?她說一星期只炸兩次,基本上都是零售,並沒有批發。至於餅的脆,我問她是「在來米粉吧!」她點頭承認,而黃色該是薑黃,想來它的基本元素和越南蝦薄餅極相似。

除了一個十元的大薄餅外,兩家店的炸物還有炸的紅豆丸子、綠豆丸子,也是每個十元;最貴的是一個廿五元的三角餅,內饀為雞肉。老實說,我認為這幾種炸物都不好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泰國料理和東南亞雜貨店

華新街和市場巷弄間的入口,竟然有一個泰國料理的攤車,我先看到左邊玻璃櫃內的點心,那是裝在盒子內的泰國點心,有三個香蕉葉包的芭蕉粽子,也有六個一盒,也是芭蕉葉包的小點心,還有綠色的香蘭糕,白色的椰子糕。至於價錢則一盒有五十元,也有六十元。

攤車右邊擺了很多罐泰式辣椒,還有紮緊的泰式酸肉,這兩樣都是六十元。我正流覽時,比我先到的一對情侶,為酸肉和老闆討價,兩捲算一百元。泰國人習慣吃生酸肉,對不敢吃生豬肉的台灣人,老闆娘的建議是烤一下,再拿來涼拌。

男生付帳時,女生告訴我「吃慣泰國口味,不再愛吃台灣料理!」接著才知道他們在師大路開泰式小吃攤,兩人都認為這攤泰國料理最道地,因此常光顧這個攤位。我買了芭蕉糯米粽、六粒裝的甜點、泰式酸肉、一罐泰式辣椒後,老闆娘主動拋出:「妳買的東西放在這,等逛完了再拿!一捲酸肉先放在冰箱冷藏。」

這麼貼心,讓我開心的再逛華新街,放大膽子購買雜物。我那時又發現她有涼拌木瓜絲,連木臼都帶來,決定回家時再來一份。

記得上次逛華新街時,只看到一家緬甸雜貨店,這天卻發現兩家店面寬敞,東西分門別類,井然有序的擺放。我原以為是第一次遇到的老店換新裝,後來才發現是新開的店,原來的店在前面,陳設依然「照舊」!

     三家雜貨店的東西大同小異,香料、泡麵、罐頭、化妝品為大宗。或許菜市場的新鮮香料,已滿足僑胞的需求,所以三家店內見不到新鮮的食材。高雄的東南亞雜貨店,我去逛時,遇到的消費者,幾乎都是東南亞姐妹。可是在華新街的雜貨店,我竟遇到好幾個年輕的台灣媽媽,她們除找泡麵,還研究香料,從這點看來,台北人又比高雄人能接受多元食物。

    我發現深咖啡色的圓形薄片,問老闆怎樣吃?他說是臭豆片,油炸後做調味料。我詳看薄片內容物,覺得它很像豆豉加工品,又因只要25元,於是買了一包試驗。回家照老闆吩咐實做,不知是炒的東西不對?還是我的做法欠佳,豆豉片沒有預期的臭香氣,也沒有鹹味,總之不對味!

     決定打道回府,請老闆娘做一份涼拌青木瓜絲,她問我要「小辣?中辣?大辣?」我想家人嗜吃辣,不假思索的點了「大辣」,沒想到辣得全家人呱呱叫,連我都只能吃上一口,泰國菜的大辣真不可小看!

     2010年夏季,我在一個上午再逛華新街,發現街道變漂亮了,商店也重視門面,入口處還有大大的「華新街」招牌,看來華新街已成中和的觀光景點。市場內那家壞脾氣老闆的香料店收了,換了新主人;緬甸僑胞的炸物小吃店仍在;泰國攤車生意更佳;可惜的是我上次留下深刻印象的「阿詩瑪」餐廳消失了!

註:華新街如何去?坐淡水往中和捷運,在南勢角站下車,出站後往主要大道前進,最多十分鐘就到。如果怕走錯方向,問問店家。我想該有路標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