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三十一日上午,救世主堂的庭院,只要有牆或小坎坡,都被大包、小包、收納箱、床墊……等佔據。這些都是各界送給梅山村民的救援物資,如今要跟著主人到陸軍官校。

當村民坐在庭院等待午餐及遊覽車時,我們幾個負責物資善後的志工,先將不會再有人拿的物資整理好。其中最多的是老人紙尿片,大小孩尿片也不少;再來是洗衣粉,幸好這些東西能久放,暫時不為這點物資傷腦筋。

     真正讓人頭痛的是放舊衣的教室,簡直到了滿坑滿谷!別以為衣服來了就堆在那裡,其實每天都有志工在教室分類及整理,可是村民光顧後,衣服又亂成一團。這也是我聽說有人建議:將剩下的衣服,全部丟入垃圾車,反正村民都挑選過了。

但是惜物愛物的婆婆媽媽們,總覺得其中仍有不少好衣褲,丟了太可惜!再說這些都是善心人的愛心,怎可隨便糟蹋呢?

     幾個歐巴桑動手之前,七嘴八舌的研究做法。友人芝音曾是社區大學惜福組的組長,對怎樣處理舊衣有極豐富的經驗。我趕快指著她說:「芝音是專家,我們聽專家的指揮!」,才五個人,兩人就是多數,套上「專家」帽子,也沒人反對,於是照著她的辦法去做。

     第一步是篩選,也就是:很髒的衣褲(包括沒清洗和洗不掉的痕跡);襯衫領子有污垢;衣褲有瑕疵(包括鬆緊帶失去功用、拉鏈壞了、扣子掉了);很舊的衣服,一律丟棄。我們那天一口氣篩走三大袋,每袋約25公斤重,也就是將近80公斤的衣物不要了!

     這很重要的工作,可是很多人疏忽,設想當你必須從別人捐助的衣海中找適合的衣著,如果接連拿起骯髒、破舊、殘障的衣服,你會有心情再找下去嗎?也因為事先沒做篩選工作,衣服越堆越多,良莠不齊的結果是更沒人願意尋寶。

     我在拋棄質佳,卻有些污穢、小小故障的衣褲時,總是猶豫不決。但一想到沒有清洗的人力;沒有縫補的人手,捨不得淘汰,結果是全部衣服都沒人要。最後一股腦送上垃圾車,豈不是更可惜!

     接著是分類,順便摺疊、裝箱,那時還要注意是否有漏網之魚?發現了衣況欠佳,還是丟掉。我發現整間衣物以女人和小孩可穿的為大宗,而女人衣物多是年輕女子可穿。絕大多數是夏季衣服,長袖襯衫很少,更沒有保暖的內衣褲。比較特殊的是有不少件質料極佳的孕婦裝,還有些連標籤都沒拆的新衣。

     淘汰了近半的衣服,再加上篩選的過程,我們對留下的衣物有初步認識,彼此間有分工的默契,加上找來等待搬家的布農族婦女,不到一小時,全部衣服都歸類、打包完畢。這些衣服存放在救世主堂的一隅,當梅山村民需要時,村長可隨時來拿。

     我對那天舊衣處理的績效滿意極了!可是當我從天主教周報看到楊貞娟修女談到救濟衣服中,只有幾件老人衣服時,我立即回憶當天在衣海中的印象,幾乎沒見到老人可穿的衣服!或許有,早就被鄉民選走了!

     我更想起去年初,寒流期間芝音曾募集一批老人冬衣,在好茶村派出所的江所長陪同下,親自把冬衣送給需要的老人。當時我們的想法和楊修女一樣,總覺得一定有人搞鬼,分發衣物不公。因為前年好茶村遭土石流掩埋時,高雄市社區大學募集不少衣物,老人怎麼沒有禦寒衣物呢?如今想來,發生土石流災變,自然是夏天,誰會捐冬衣呢?更何況老人衣物!原來我們冤枉了發放物資的人。

     為什麼捐衣中少有老人衣物?我還是第一次想到這問題。直覺是老人多半惜物,不輕易淘汰衣物。可是有錢的老人也愛買,他們的舊衣物去那裡?我猜富有老人除送給周遭的親友外,送給在家幫忙的外勞、本勞。至於普羅大眾的老人,還保有節儉習性,名貴衣服算珍藏品,大場合才穿。平時穿的衣服,多穿到破,自然不好意思丟進捐衣箱!

     其實在舊衣堆中,不只有老人找不到衣服,胖子也沒有衣服可穿,偏偏現在的原住民,體積龐大的人不少。想來胖哥胖姐因成衣不多,穿什麼都不好看,也就懶得買新衣,自然沒衣服可捐。以我們本堂的衣海來說,我就沒見到大尺碼的衣褲,還是那句話,如果有早就被人拿走。所以到後來,有的人乾脆拿孕婦裝來穿。

     我又想起有次去如今面臨遷村的大社部落,有個慈善團體義賣二手衣,那些女衣不僅是高檔貨,又都是九成新,標價一件才5元,卻乏人問津。原因是村中婦女多半穿不下,少數年輕少女又嫌不夠時髦!

     看來日後有心人募集舊衣,要先考慮給那裡的人?需要怎樣的衣服,再發出訊息。否則來了一堆衣物,受贈者卻找不到可穿的衣服,變成人力、物力的浪費,真是可惜!(寫於88水災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