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我到印度加爾各答和德里幾天,因為屬於義工旅遊的性質,所以我們儘可能過印度一般人的生活,住在青年旅館,吃街邊小館。總之就是具體而微的Long stay

  不知我們待的地方都在印度北方,或是我們都在回教社區活動,吃過的餐廳似乎都以餅為主食。不同風味的餅,樣樣都美味可口,好吃得讓我忘掉咖哩的滋味。讓我驚訝的是,在我的腦海中,咖哩和白飯是最佳組合,從沒想到以餅沾咖哩汁吃,是非常搭的吃法。

好大的餅.JPG 

在台灣印度甩餅很出名,我那幾天只要經過小店,總是仔細觀察,竟沒見到它的芳蹤,真奇怪!我吃到的餅,乍一眼看來像乾烙,它的外貎既乾又硬,很不起眼。沒想到在口中咀嚼,它既香且軟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啃下去,那時發覺根本不要咖哩雞(魚)來配,餅就是很好的充饑食物。

   印度餅的花樣真的很多,不配菜的餅多加餡,我吃過加了馬鈴薯泥,再油炸的三角餅,味道很不錯。最近看日本人寫的「亞洲美食之旅」才曉得,原來那不是有餡的餅,而是印度、阿富汗人心目中的餃子。

我猜吃素為多的印度人,為了補充熱量,油炸餅的種類不少,因為在街頭隨便走走,就會看到擺在路邊的油鍋,有人站在鍋旁炸不同形式的麵食。

  我們在新德里吃的第一頓飯,每人有一張超過三十公分的薄餅,香脆可口。只要放涼,餅就變軟,也就不好吃了。據說那種餅也是印度名產,不是純麵粉製作,而是添加豆子。

  印度的餅好吃,我想最大的因素是:它們都是現做的。我們去過的餐廳,走到廚房最顯眼的是白白的麵糰,以及已經分割好的小麵球,在麵粉和旁還有幾支撖麵棍。客人點了餐,廚子分別做咖哩和烙餅,這也是在印度餐廳點了餐後,等待時間特別的久的原因。

廚房待做餅的麵糰.JPG 

廚師和麵糰糰.JPG 

  更神奇的是,連在火車上點的餐,配咖哩吃的主食仍是餅,配素咖哩的餅是大張的乾烙軟餅;雞肉咖哩則是巴掌大的油餅。我原以為火車上的咖哩和餅,都是中央廚房做好,在火車上微波加熱,因為車上服務員送來時,和飛機上的餐很像,想當然是食品工廠的傑作。

  沒想到印度火車上的餐車,竟然是個大廚房,我看到做餅的麵團,還有幾個廚子。原來印度人多不是蓋的,也因此不需要太省人力的科技產品,廚房還留在十九世紀,煤炭是主要燃料,一雙雙訓練有術的手,在短時間做出以新鮮菜蔬、肉類和麵粉做出的傳統美食。

  想來也很有趣,在食品工業發達的台灣,很多便宜餐廳,都以調理包來應付客人;這種純用人力做餐,反是高檔餐廳宣傳的賣點。我不知印度高檔餐廳,是否以烤箱、微波爐、調理包來號召?或許他們仍堅持傳統?

餅沾咖哩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