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印尼姐妹帶我吃她們家鄉的菜餚後,我開始對香料有感覺。她們讓我想起四十多年前認識的印尼華僑朋友,她們告訴我在家鄉,做咖哩雞除咖哩粉外,還要現磨一些台灣沒有的香料,最後加椰漿,那樣才夠味。

     前幾年有部得獎影片「香料共和國」,劇中的外公說:「生命不能沒有香料,就像不能沒有太陽;生活和食物一樣,都要添油加醋才完美。」外公教孫子天文學,卻以香料來談星球,比如太陽像辣椒,地球像鹽……這真是有趣的比喻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二十多年前,「唐魯孫談吃」是平面媒體最火紅的專欄。在飲食文學未成風氣前,把「吃」說得有趣,而不是食譜,就讓人眼睛一亮。更何況唐老先生談「吃」,除了介紹食物本質還談及文化和掌故,難怪極受讀者歡迎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Soto Ayam是什麼?負責教課的印尼媽媽說不清,只是一再強調:很好吃!印尼人很愛吃。

        據說這位印尼媽媽在某次外配烹飪比賽中拿第一,這次教課,卻是前兩天被告知,也是生平第一遭,於是找位老鳥帶路。

        她帶來幾包「Soto Ayam」,好像康寶濃湯的速食包,告訴大家今天做的就是它!

湯包加配料.JPG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第一社大在旗津中華社區開辦多元文化課程,主題是從「印尼飲食看文化」。

由於我對此課程教學內容的好奇,加上負責教學的旗津姐妹都很熟識,我打聽到上課時間是星期三晚上七點。

我在620分上了原來50路,如今改為「五福線」的公車,再轉渡輪,下船後走了10分鐘的路程,終於到了目的地,那時才過7點,學員多半已來到。

原以為社區中心該有像樣的廚房,可以做教學場所。沒想到我又看見臨時拼湊的廚房─一張大桌上放個架在三塊老磚上的快速爐,桌的另一角有個電鍋;另一張桌子則放當天要用的香料和食材。唉!社大開辦烹飪課,為何不找有設備的場地?因陋就簡不僅讓老師難以操作,久站的學生也無體力細看!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幾年前,我在社大的文化視窗課中,認識幾位東南亞姐妹。處久了,得知越南和柬埔寨姐妹聚會時,很喜歡吃一種煎餅。好奇的我問她們是什麼?答案是:「有種現成的粉,調一調,煎成餅,很好吃。」

後來在外配中餐班,我見到越南姐妹煎這種餅,印象中黃色的薄餅,放了大堆綠荳芽,再加一隻沒剝殻的蝦。我直覺這種餅很難吃,連嚐都懶得嚐,也一直不知它的名字。最近,我終於知道它的大名,琳鳳和觀妹為這種餅取名「蝦薄餅」;而我的兩本越南食譜,一本叫「越式煎班燒」;另一本則叫「蝦肉薄餅」。

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旗津醫院的外配志工活動室成立,在印尼姐妹的邀約下,我去捧個人場。卻沒料到姐妹們煮的拿手好菜,竟然擺滿一長桌。外配志工以印尼姐妹為多,因此桌上以印尼菜為主。也因為這兩年對南洋菜的惡補,我能分辨印尼菜和越南菜。

一桌南洋菜.jpg 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越南姐妹會為慶祝1975430南越被越共解放,舉辦了聚餐活動。當我聽歡瓊會長說此聚會,只想到藉此機會了解做越南菜的手法,嘗嘗她們的味道,看自己對越南菜認識進步多少?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早在四十多年前,我認識的印尼華僑友人,回國探親後帶回一些土產。她請我吃淺黃色的蝦片,那蝦片既厚又大,入口滿是蝦味,讓我對印尼蝦片留下極佳的印象。就因為吃過美味的印尼蝦片,我對市面上本土製的粉紅色蝦片,再也不感興趣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第一次看到薑黃飯,是三年前參加外籍配偶小吃班結業那天。來自印尼的姐妹煮了一鍋黃色的飯,然後吃力的把飯堆成圓椎形。我初次見到染黃的飯,驚訝不止,她笑著說:「印尼人常吃這種飯,我是第一次試做!」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原來該是城市土包子的我,只因有對在農村賣飼料的好友夫婦,才有機會到高屏地區的農村走透透!這幾年他們夫妻常在大樹鄉曾家養豬場出入,託他們之福,我又認識現代農村居民的另一種樂活。

wang08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